词典 霜霰 霜霰的意思
shuāngxiàn

霜霰

简体霜霰
繁体
拼音shuāng xiàn
注音ㄕㄨㄤ ㄒ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uāng,(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组词】: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2) 像霜一样的东西。【组词】:柿霜。西瓜霜。(3) 形容白色。【组词】:霜鬓。霜刃。霜锋。(4) 喻高洁。【例句】: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xiàn,(1)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基本含义

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霜霰的意思

霜霰 [shuāng xiàn]

1. 霜和霰。

2. 喻恶势力。

4. 喻严峻的刑法。

霜霰 引证解释

⒈ 霜和霰。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煦蒸霜霰,莩甲云露。”
唐 杜甫 《青阳峡》诗:“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宋 欧阳修 《山槎》诗:“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

⒉ 喻恶势力。

唐 孟郊 《答友人》诗:“道语必疎淡,儒风易凌迟。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
明 陆采 《明珠记·伪敕》:“他犯着龙鳞怒,难宽霜霰威。”


霜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地释义:⒈一处地方。 汉 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 辞之 吴;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⒉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唐 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⒊到处。宋 刘克庄《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一地里”。⒋犹一味,总是。宋 无名氏《张协
    • 2.
      仗剑释义:持剑。《史记·淮阴侯列传》:“及 项梁 渡 淮,信 仗剑从之。”唐 韩偓《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围作》诗:“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清 戴名世《窦成传》:“成 仗剑从军,为小卒,无所知名。”
    • 3.
      冬花释义:⒈冬季开花。《史记·秦本纪》:“﹝ 献公 ﹞十六年,桃冬花。”北周 王褒《周太保尉迟纲墓碑》:“危松擢本,且观后彫之质;贞桂挺生,便结冬华之叶。”唐 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云蒸地热无霜霰,桃李冬华匪时变。”⒉中药名。款冬花的别名。⒊鱼秧的一种。以夏花饲养,长到三五寸长,于冬季出塘,作为培养成鱼的鱼种。
    • 4.
      篔筜释义: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汉 杨孚《异物志》:“篔簹生水边,长数丈,围一尺五六寸,一节相去六七尺,或相去一丈,庐陵 界有之。”晋 戴凯之《竹谱》:“篔簹竹最大,大者中甑,笋亦中射筒,薄肌而最长,节中贮箭,因以为名。”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竹》:“曹毗《湘中赋》曰:‘竹则篔簹,白、乌、实中、紺族。’”唐 陆龟蒙《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年年任霜霰,不减篔簹緑。”宋 陆游《农事休小葺东园十韵》:“霜霰篔簹碧,风烟薜荔苍。”元 虞集《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诗:“蜀 道荒凉多古木,篔簹千尺相因依。”清

霜霰(shuangx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霜霰是什么意思 霜霰读音 怎么读 霜霰,拼音是shuāng xiàn,霜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霜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