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牙 南牙的意思
nán

南牙

简体南牙
繁体
拼音nán yá
注音ㄋㄢˊ 一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yá,(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组词】:牙垢。牙龈。牙碜。牙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组词】:抽屉牙子。(3) 特指象牙。【组词】: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组词】:牙商。牙行。(5)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牙齿掉光了,形容人老迈衰弱,没有力量。

南牙的意思

南牙 [nán yá]

1. 即南衙。指宰相。

南牙 引证解释

⒈ 即南衙。指宰相。详“南衙”。

《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


南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门南牙释义:北门:指羽林诸将;南牙:指宰相。指文武重臣。
    • 2.
      南牙释义:即南衙。指宰相。《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详“南衙”。
    • 3.
      南衙释义:⒈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⒉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⒊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
    • 4.
      由历释义:⒈起始和历程。《宋书·二凶传·刘濬》:“准望地势,格评高下,其川源由歷,莫不践校,图画形便,详加算考。”⒉仕宦之经历。《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詔:神策六军使及南牙常参武官,具由歷、功绩,牒送中书,量加奬擢。”胡三省 注:“由者,得官之由;歷者,所歷职任。”

南牙(nany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南牙是什么意思 南牙读音 怎么读 南牙,拼音是nán yá,南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