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衙 南衙的意思
nán

南衙

简体南衙
繁体
拼音nán yá
注音ㄋㄢˊ 一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yá,(1) 旧时官署之称。【组词】:公衙。衙门。衙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2) 唐代皇帝前殿。【例句】:“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3) 排列成行的事物。【组词】:槐衙。柳衙。

基本含义

指官府、官署,也可泛指政府机关。

南衙的意思

南衙 [nán yá]

1. 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

2. 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4. 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

南衙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参见“衙兵”。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南衙北门兵与府兵尚杂鬭, 敬德 请帝手詔诸军听 秦王 节度,内外始定。”

⒉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唐 吴竞 《贞观政要·论纳谏》:“太宗 乃谓 玄龄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少有营造,何预君事?’”
《新唐书·高元裕传》:“元裕 諫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

⒊ 宋 时称 开封府 之官署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熙陵奖拔郭贽》:“一日﹝ 郭贄 ﹞方与僧对弈,外传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龙潜日,尝判 开封府,故有南衙之称。”
宋 陆游 《记太子亲王尹京故事》:“或问 太宗 以来尹京则谓之南衙,何也?曰:开封府 治所本在 正阳门 南街东。然 太宗 为尹,乃就 晋 邸视事, 晋 邸又在大内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


南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卫释义:⒈唐 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新唐书·李密传》:“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⒉宋 代亦称三衙为“三卫”。《宋史·职官志六》:“博士掌教道,校试三卫所习文武之艺。”宋 欧阳修《鵯鵊词》:“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参见“三衙”。⒊明 洪武 二十二年(1389年)设 朵颜、泰宁、福余 三卫于 兀良哈 部落,通称 兀良哈 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 建州、海西、野人 三卫。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惟 朝鲜、琉球、安南 及 朵颜、三卫等受朝廷册封,贡赋惟谨,比於藩臣。”
    • 2.
      北门释义:⒈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 北门外,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⒉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唐 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何人为解北门忧。”明 何景明《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⒊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宋 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3.
      南北衙释义:⒈唐时皇宫禁卫军分为南衙、北衙,合称“南北衙”。 ⒉唐时谓宰相以下群臣为南衙,称宫中宦官为北司,合称“北司、南衙”,亦称“南北衙”。参见“南衙”。
    • 4.
      南司释义:⒈南北朝 时 南朝 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梁书·江淹传》:“少帝 初,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时 明帝 作相,因谓 淹 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寮。’”《南史·何敬容传》:“帝大怒,付南司推劾,御史中丞 张綰 奏 敬容 协私罔上,合弃市。”《通典·职官六》:“自 齐、梁 皆谓御史中丞为南司。”⒉唐 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旧唐书·宋申锡传》:“会内官 马存亮 同入,諍於 文宗
    • 5.
      南牙释义:即南衙。指宰相。《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详“南衙”。
    • 6.
      南衙释义:⒈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⒉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⒊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
    • 7.
      南院释义:⒈唐代 官署名,属吏部,负责选拔人才。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自 开元 二十二年,吏部置南院,始县长名,以定留放。”⒉指 契丹 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辽史·百官志一》:“契丹 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 契丹 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元好问 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
    • 8.
      衙兵释义:⒈唐 代天子的禁卫兵。《新唐书·兵志》:“夫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按,金吾、领军、千牛之类为卫兵;羽林、龙武、神策之类为禁军。南衙属宰相管辖,北衙归皇帝直辖,起互相监督的作用。⒉唐 代节度使的卫兵。《旧唐书·田承嗣传》:“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仍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新唐书》作“牙兵”。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第二篇第十章第二节:“衙兵就是牙兵,魏博 镇的牙兵是十分强悍的,唐 人传奇《红线传》,也说 田承嗣‘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二千人,另外宅男,

南衙(nany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南衙是什么意思 南衙读音 怎么读 南衙,拼音是nán yá,南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