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马渡江释义: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于 建邺(今 南京)建立 东晋 王朝事。
- 2.
仪贤堂释义:南朝 梁武帝 礼贤讲学之处。《梁书·武帝纪中》:“﹝ 天监 六年九月﹞乙亥,改 閲武堂 为 德阳堂,听讼堂 为 仪贤堂。”《梁书·朱异传》:“﹝ 大同 ﹞六年,异 啟於 仪贤堂,奉述 高祖《老子义》,敕许之。及就讲,朝士及道俗听者千餘人,为一时之盛。”宋 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楼台门·仪贤堂》:“梁武帝 谦恭待士。大通 中,有四人来,年七十餘,鶉衣躡履,行丐经年,无人知者,帝召入 仪贤堂,给汤沐,解御服赐之。帝问三教九流及 汉 旧事,了如目前。”
- 3.
僭侈释义:犹僭奢。 汉 桓宽《盐铁论·授时》:“故民饶则僭侈,富则骄奢,坐而委蛇,起而为非,未见其仁也。”《南史·荀伯玉传》:“时 武帝 在东宫,自以年长,与 高帝 同创大业,朝事大小悉皆专断,多违制度,左右 张景真 偏见任遇,又多僭侈。”《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太弟 颖 僭侈日甚,嬖倖用事,大失众望。”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其富也,僭侈逾度,国家听之;其贫也,转乎沟洫,国家亦听之。”
- 4.
击柝释义: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唐 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明 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 5.
官秤释义:官府制定的标准秤。元 本 高明《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在 东京 极有名声,论媒婆非自逞。今朝事体,管取圆成。怕有一轻一重,全凭官秤。”《清会典事例·户部·权量》:“乾隆 五十七年议准:小贩赴 河 东买盐,与坐商自相交易,毫无凭準,易起争端。应令仿照旧式,由 河东道 印烙,另製官秤三杆,给发中、东、西三场斗级收执。凡商贩交易,以此秤为準。”
- 6.
平决释义:判断处理。 《汉书·王莽传上》:“平决朝事,常以皇帝之詔称制,以奉顺皇天之心。”《南史·袁湛传》:“时 粲 与 齐高帝、褚彦回、刘彦节 递日入直,平决万机。”《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詔诸州长吏平决狱治,申理冤滥。”
- 7.
开坐释义:犹开列。宋 范仲淹《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仍乞指挥诸路部署司,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并今后差到兵士,并依此拣选施行讫,逐旋开坐闻奏。”《元典章·台纲一·内台》:“如是实有寃枉,即开坐事因,行移元问官司,即早归结改正。”明 张居正《拟日讲仪注疏》:“臣等谨查照累朝事例,酌拟仪注,开坐上请,伏乞圣明裁定,勅下臣等遵行。”
- 8.
形盐释义:特制成虎形的盐。 供祭祀用。《周礼·天官·笾人》:“朝事之籩,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鱐。”郑玄 注:“形盐,盐之似虎者。”《左传·僖公三十年》:“王使 周公閲 来聘,饗有昌歜、白、黑、形盐。”杜预 注:“形盐,盐形象虎。”唐 陈至《荐冰》诗:“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
- 9.
柳芳历释义:指 唐 柳芳 所著记述 开元、天宝 年间史实的史书《唐历》。 唐 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参阅《新唐书·柳芳传》。
- 10.
殷覜释义:亦作“殷眺”。 周 代诸侯定期派使臣朝见天子的礼制。《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聘曰问,殷覜曰视。”《周礼·秋官·大行人》:“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国之慝。”郑玄 注:“殷覜,谓一服朝之岁也……一服朝之岁,五服诸侯皆使卿以聘礼来见覜天子,天子以礼见之。”《大戴礼记·朝事》覜作“眺”。孔广森 补注:“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时聘,小聘也。殷眺,大聘也。”
- 11.
浊乱释义:⒈搅扰使之混乱。《汉书·刘向传》:“周 大夫 尹氏 筦朝事,浊乱王室。”宋 司马光《进五观状·保业》:“晋 得天下,纔二十年,惠帝 昏愚,宗室搆难,羣胡乘衅,浊乱中原。”《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只为用错了一个奸臣,浊乱了朝政,险此儿不得太平。”⒉混乱。《旧唐书·萧俛传》:“俄而盗起 河南,内官握兵,王室浊乱。”⒊贪赃枉法。清 顾炎武《日知录·部刺吏》:“若夫倚势作威,受賕不法,此特其人之不称职耳。不以守令之贪残而废郡县,岂以巡方之浊乱而停御史乎?”
- 12.
牛彘胞释义:用猪、牛膀胱充气制成的球。宋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书画技艺·蹴鞠》:“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然或俚俗数少年簇围而蹴之,终无堕地,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亦谓为筑毬鞠也。”
- 13.
特除释义:⒈不按常规的免除。《南齐书·武帝纪》:“逋负督赃,建元 四年三月以前,皆特除。”⒉亦称“特除拜”。指不按常规的授官。宋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将帅才略·侍其渊》:“熙寧 中,致仕,介甫 知其为人,特除一子官,给全俸。”《宋史·选举志四》:“旧制,州县官南曹判成,流内銓注拟,其职事官中书除授……其特除拜者听朝旨。”
- 14.
琪树释义:⒈仙境中的玉树。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吕延济 注:“琪树,玉树。”唐 崔珏《哭李商隐》诗:“应游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衣上玉坛。”宋 范成大《步虚词》:“琪树玲瓏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元 萨都剌《将游茅山》诗:“错骑白鹤访 茅君,琪树秋声隔夜闻。”⒉树名。唐 李德裕《金松赋》:“琪树以垂珠而擅名,金松以潜熲而莫覿。”唐 李绅《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宋 张敦颐《六朝事
- 15.
画粥释义:宋 范仲淹 早年求学时曾寄居僧寺,贫困异常,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见《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 宋 文莹《湘山野录》。后以“画粥”为安于贫困之典。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兄於世故,雅不欲涉,而戢志以支补者,唯下帷画粥敦孝友,为族党乡邻所推重。”清 方文《赠白孟新仲调移居》诗之二:“畜鷄供老母,画粥度荒年。”
- 16.
箴儆释义:犹规戒。《国语·楚语上》:“昔 卫武公 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於国。”韦昭 注:“箴,刺也;儆,戒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五年》:“仁宗皇帝 讲学之外,为图鉴古,不忘箴儆;又图写三朝事迹,欲子孙知祖宗之功烈。”
- 17.
自逞释义:⒈放纵自己;逞性妄为。《续资治通鉴·顺帝至正二十五年》:“阁下外假 元 名,内怀自逞,一旦轻我,遂留前使。”⒉自我显示(才能、力量等)。明 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我住 东京 极有名声,论媒婆,非自逞,今朝事体,管取完成。”《四游记·洞宾私遣椿精》:“师父为推之气数,龙祖 必胜,是自逞其先见之明也。”《水浒后传》第六回:“那法官自逞其能,故略略与他取笑而已。”郭沫若《前茅·暴虎辞三》:“粤有 李广 之孙,其名为 禹,昔饮宫中,自逞雄武。”
- 18.
西馆释义:⒈三国 时 陈思王 曹植 的邸第称“西馆”。后遂以为亲王邸第的代称。唐 李商隐《代魏宫私赠》诗:“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 漳河 隔梦思。”明 张居正《宝谟记》:“我 献皇帝 圣质天成,睿思神授,昔居西馆,已著英声。”⒉宋 代御书库名。宋 李攸《宋朝事实》卷九:“宋 初置三馆。长庆门 北,谓之 西馆。太平兴国 初,于 升龙门 东北,创立三馆书院。三年,赐名崇文院,迁 西馆 书贮焉。东廊为集贤书库,西廊分四部为史馆书库。”
- 19.
贵齿释义:⒈犹尊老。 谓尊重上了年岁的人。《初学记》卷十四引 北魏 袁曜《释奠诗》:“南庠贵齿,东学尚亲,卑躬下问,降礼师臣。”宋 刘挚《上洛都文太尉》诗之二:“贵齿贪贤圣朝事,可须归兴羡冥鸿。”元 王士熙《张进中墓表》:“贵齿尊老之义尚矣,古之有天下者,皆养之以求其言,居民间则为父师。”⒉谓尊重其地位和年齿。明 王守仁《答储柴墟书》:“天下莫大於道,莫贵於德,道德之所在,齿与位不得而干焉,僕於某之谓矣。彼其无道与德,而徒有其贵与齿也,则亦贵齿之而已。”
- 20.
跑路释义:⒈动身。《西游记》第六七回:“八戒 道:‘不羞!凭你那几句大话,哄他一顿饭吃了,明日却要跑路,他又管待送你怎的?’”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十六:“‘坐也没有请你坐,就要你跑路了。’志青 尽主人的礼貌,让 乐华 先走。”⒉奔走。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跕班》:“余在 楚北 时,同僚 灵宝 许明府 虎拜,尝改翰林口号‘一年事业惟公会,半世功名只早朝’二句云:‘终朝事业惟跑路,毕岁功名只跕班。’”⒊犹跑街。鲁迅《书信集·致黄源》:“乞即使书店跑路的带下为托。”⒋走路。杨成武《飞夺泸定桥》:“打了胜仗,跑路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