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博施 博施的意思
shī

博施

简体博施
繁体
拼音bó shī
注音ㄅㄛˊ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ó,(1) 多,广,大。【组词】: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2) 知道得多。【组词】: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组词】:博取。博得。聊博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组词】:博奕。赌博。

shī,(1) 实行。【组词】:施工。施政。设施。施展。施教(jiào )。施为(wéi)。施威。实施。措施(办法)。发号施令。(2) 用上,加工。【组词】:施肥。施粉。(3) 给予。【组词】:施礼。施诊。施恩。(4) 姓。

基本含义

慷慨施舍,广泛施恩

博施的意思

博施 [bó shī]

1.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

博施 引证解释

⒈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

《礼记·祭义》:“博施备物,可谓不匱矣。”
《旧唐书·代宗纪》:“故爱人之礼,先以博施;富国之源,必均节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蒙君博施,今以功德消罪。”


博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傍施释义:博施;广被。
    • 2.
      公器释义:⒈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⒉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郭象 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唐 高彦休《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唐 王维《献始兴公》诗:“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 3.
      华伪释义:虚浮诈伪。 《尹文子·大道下》:“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隋书·李谔传》:“及大 隋 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拔敦实,斥华伪,进冲逊,抑阿党。”
    • 4.
      烧眉释义:比喻非常紧迫。 《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明 杨柔胜《玉环记·李晟招贤》:“圣驾被围,事若烧眉,度日如年。”明 沉受先《三元记·博施》:“我二人因为年时荒歉,又且风雪填门,难以度日……望乞员外借贷些须,以救烧眉之急。”参见“火烧眉毛”。
    • 5.
      立德释义: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 厉 之为天子,不如 仲尼 之为陪臣也。”清 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博施(bo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博施是什么意思 博施读音 怎么读 博施,拼音是bó shī,博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博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