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组词】: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àn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组词】: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组词】:功率。(4) 本领,能耐。【组词】: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1. 旧时指法律、命令。
例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英[edict;]
⒈ 古时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
引《史记·儒林列传序》:“余读功令,至於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司马贞 索隐:“案谓学者课功,著之於令,即今之学令是也。”
明 张一桂 《重刻颜氏家训序》:“盖古郅隆之世……靡不建学,辨时物,布功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次方侍御奏殿廷考试严除积弊》:“其殿廷考试,倘似此违式者,亦著一体惩办,以肃功令。”
⒉ 法令。
引《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这是朝廷功令,又不是你不肖花消掉了。何必气恼?”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目下访拿逆党,功令森严,你容留他们选书,还敢口强,快快招来。”
鲁迅 《华盖集·论辩的魂灵》:“但我读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者,即反对政府也。”
⒈ 古时国家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
引《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⒉ 法令。
引《儒林外史》第四〇回:「这是朝廷功令,又不是你不肖花消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