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 xiǎn, ◎ 少。【组词】: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1. 指色彩明亮。
例色彩鲜明。
英[ brilliant; ]
2. 一点不含糊的。
例鲜明的立场。
英[ unequivocal; ]
3. 轮廓清楚的。
例鲜明的印象。
英[ well-define; ]
⒈ 色彩耀眼。
引《汉书·游侠传·陈遵》:“公府掾吏率皆羸车小马,不上鲜明。”
《新唐书·李贞素传》:“性和裕,衣服喜鲜明。”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章:“这是初秋的季节,一些树木和花草还正开得鲜明和茂盛。”
⒉ 犹精明。
引《汉书·马宫传》:“下君章有司,皆以为四辅之职为国维纲,三公之任鼎足承君,不有鲜明固守,无以居位。”
《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鲜明,犹言精明也。”
⒊ 出色,漂亮。
引《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於鲜也”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文颖 曰:“未遇刑自杀,为鲜明也。”
黄侃 《读<汉书><后汉书>札记》:“鲜明,犹今所云漂亮矣。”
⒋ 分明而确定。
引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即使他的创作思想,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深刻和发光的,而表现在作品中,也必须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
丁玲 《粮秣主任》:“这几个人的影子也就浮上我的脑际,而且更鲜明。”
⒈ 色彩鲜艳耀眼。
引《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鎗刀森布。」
《西游记·第三〇回》:「老妖忽的又换了一件鲜明的衣服,取了一口宝刀,佩在腰里。」
近光鲜 明显 显著
反暗淡 模糊 含糊
⒉ 清楚、明白。
例如:「这件事情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鲜明的记忆。」
⒊ 精明。
引《资治通鉴·卷三六·汉纪二十八·平帝元始五年》:「不有鲜明固守,无以居位。」
1.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应当态度鲜明,不要依违两可。
2.为了使文章准确、鲜明、生动,字斟句酌地进行推敲是必要的。
3.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写文章要提倡鲜明、准确、生动的文风,反对故意堆砌词藻,华而不实。
5.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而不要吞吞吐吐,顾虑重重。
6.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共青团员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7.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8.共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9.我们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作风。
10.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损人利己,不讲公共道德的行为。
11.文章的主题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12.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
13.这篇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行文流畅,无懈可击。
14.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态度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15.这篇小说情节完整生动,人物性格鲜明,但白璧微瑕,个别语句还欠推敲。
16.那雷声像老天爷生气时的怒哄,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7.我家屋后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那里翠竹万竿,个个都是劲节凌云。远看,是汪洋的竹海。碧绿的“海浪”一浪盖过一浪,“沙沙沙”的细浪声,节奏鲜明、悦耳动听。
18.这时的大操场已不同往日了,它似千朵万朵梨花在翩翩起舞,它如玉屑一点一滴地在我眼前浮现。这一景象在我心扉中随心所欲,像一曲婉转、悠扬、清新的乐曲,又仿佛一首轻快、和谐、鲜明的小诗。
19.这套衣服面料柔软,色彩鲜明,式样新颖。
20.这个艺术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