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商人 商人的意思
shāngrén

商人

简体商人
繁体
拼音shāng rén
注音ㄕㄤ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g,(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组词】: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2) 买卖,生意。【组词】: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组词】: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组词】:商数。(5) 中国朝代名。【组词】:商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商人的意思

商人 [shāng rén]

1. 以买卖商品谋利的人。

中间商人。

[tradesman;]

商人 引证解释

⒈ 贩卖货物的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 商人 弦高,将市於 周。”
宋 曾巩 《义仓》:“至 开元,自王公以下至於商人皆有入,故义仓之实,至六千万以上。”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北平 人准知道这些分散在各胡同里的 日本 人是侦探,不管他们表面上是商人还是教师。”


国语词典

商人 [shāng rén]

⒈ 从事买卖的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唐·白居易〈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贩子

⒉ 特指商朝人。

如:「商人甲骨,周人金文都是珍贵的古史资料。」


商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贩子释义:贩卖东西的人(多含贬义):牲口贩子。战争贩子。
    • 2.
      市井释义:古指做买卖的地方。后用作街市的代称。
    • 3.
      估客释义:即行商。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明 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仙人楼阁春云里,估客帆檣晚照餘。”清 朱彝尊《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珠帘十里 江都 市,铁鹿连船估客檣。”苏曼殊《绛纱记》:“老人与估客候余已久。”

商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说法释义:宋 乾兴 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 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 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宋 范仲淹《奏论陕西兵马利害》:“或闻以三説之法可以备边……纵许於 陕西 河东路 以三説入中,既缘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粮草而已。”
    • 2.
      中産阶级释义:在我国指民族资产阶级。国外泛指在经济地位、身分等方面属于中等的社会阶层,如中小商人、职员、工程师、医生、教师、自由职业者等。周恩来《论统一战线》二:“在‘九·一八’以后,就是中产阶级都可以做朋友。”
    • 3.
      中纳释义:宋 代募商人运粮秣至边境地区,以供军需,而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指定地点领取现金或盐茶等物,谓之“入中”,亦称“中纳”。
    • 4.
      义不行贾释义:有义气讲道义的人不做商人。
    • 5.
      乘韦释义:四张熟牛皮。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师﹞及 滑,郑 商人 弦高 将市於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杜预 注:“乘,四韦。先韦乃入牛。古者将献遗於人,必有以先之。”孔颖达 疏:“遗人之物,必以轻先重后,故先韦乃入牛。”后用以比喻先送的薄礼。清 钱谦益《送方尔止序》:“将有捧盘而致胙者,以余言为乘韦其可也。”
    • 6.
      九市释义:⒈古时买卖货物的场所。《汉书·东方朔传》:“夫 殷 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紂 於宫中设九市。”《文选·班固<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列隧分。”李善 注引《汉宫阙疏》:“长安 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旧唐书·李密传》:“﹝ 隋 氏﹞又广召良家,充选宫掖,潜为九市,亲驾四驴自比商人,见要逆旅。”⒉泛指热闹的街市。唐 皮日休《酒中十咏·酒楼》:“鉤楯跨通衢,喧闹当九市。”
    • 7.
      乞如愿释义: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有商人过 清湖,见 清湖君,君问所须,商曰:‘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如愿 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如愿 晚起,商人挞之,走入粪壤中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繫绵人投粪扫中,云乞如愿。”后用为典故。
    • 8.
      买办释义: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效劳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在中国,指为外国资本家开设的商行、公司、银行等做事的中间资产阶级,他们受外国资本家的雇用,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推销商品、掠夺资源,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是旧中国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参见〔买办资产阶级〕⒉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特指明代专门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 9.
      买卖人释义:指商人。
    • 10.
      买青卖青释义:旧时地主或商人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利用农民经济困难,杀价预购青苗,或以接收青苗作抵押品,放出高利贷,称“买青”;从农民方面来说,称“卖青”。
    • 11.
      买青苗释义:旧时地主或商人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利用农民生活上的困难,杀价预购农民地里的青苗,庄稼成熟后,归其所有,或以青苗作抵押品,放出高利贷,从中获取暴利。也称放青苗。
    • 12.
      交引释义:⒈宋 代采办军粮使用的代价证券。 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淳化 四年初,行交引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 通利军 始。”《文献通考·征榷五》:“雍熙 后用兵,乏於馈餉,多令商人输芻粮塞下,酌地之远近不为直,取市价而后增之,授以要券,谓之交引,至京师给以緡钱。又移文 江、淮、荆、湖 给以颗末盐及茶。”⒉交集引发。清 葆光子《物妖志·笤箒》:“自是惶惑殊深,淫情交引,苦思不置。”
    • 13.
      京报释义: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
    • 14.
      人取我与释义: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 15.
      人弃我取释义: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 16.
      什一之利释义: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润。
    • 17.
      伂侩释义:1、旧指买卖的中间人,现泛指唯利是图的人。2、即牙侩。旧称买卖的居间人。3、泛指商人。
    • 18.
      估人释义:商人。
    • 19.
      估喝释义:旧时买卖,商人将货物估定价钱,当众喊出,称“估喝”。
    • 20.
      住唐释义:北宋 时,外国商人来 中国 贸易,当年不回国,称“住唐”。唐,指 中国。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蕃’;诸国人至 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

商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说法释义:宋 乾兴 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 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 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宋 范仲淹《奏论陕西兵马利害》:“或闻以三説之法可以备边……纵许於 陕西 河东路 以三説入中,既缘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粮草而已。”
    • 2.
      中産阶级释义:在我国指民族资产阶级。国外泛指在经济地位、身分等方面属于中等的社会阶层,如中小商人、职员、工程师、医生、教师、自由职业者等。周恩来《论统一战线》二:“在‘九·一八’以后,就是中产阶级都可以做朋友。”
    • 3.
      中纳释义:宋 代募商人运粮秣至边境地区,以供军需,而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指定地点领取现金或盐茶等物,谓之“入中”,亦称“中纳”。
    • 4.
      义不行贾释义:有义气讲道义的人不做商人。
    • 5.
      乘韦释义:四张熟牛皮。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师﹞及 滑,郑 商人 弦高 将市於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杜预 注:“乘,四韦。先韦乃入牛。古者将献遗於人,必有以先之。”孔颖达 疏:“遗人之物,必以轻先重后,故先韦乃入牛。”后用以比喻先送的薄礼。清 钱谦益《送方尔止序》:“将有捧盘而致胙者,以余言为乘韦其可也。”
    • 6.
      九市释义:⒈古时买卖货物的场所。《汉书·东方朔传》:“夫 殷 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紂 於宫中设九市。”《文选·班固<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列隧分。”李善 注引《汉宫阙疏》:“长安 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旧唐书·李密传》:“﹝ 隋 氏﹞又广召良家,充选宫掖,潜为九市,亲驾四驴自比商人,见要逆旅。”⒉泛指热闹的街市。唐 皮日休《酒中十咏·酒楼》:“鉤楯跨通衢,喧闹当九市。”
    • 7.
      乞如愿释义: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有商人过 清湖,见 清湖君,君问所须,商曰:‘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如愿 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如愿 晚起,商人挞之,走入粪壤中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繫绵人投粪扫中,云乞如愿。”后用为典故。
    • 8.
      买办释义: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效劳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在中国,指为外国资本家开设的商行、公司、银行等做事的中间资产阶级,他们受外国资本家的雇用,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推销商品、掠夺资源,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是旧中国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参见〔买办资产阶级〕⒉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特指明代专门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 9.
      买卖人释义:指商人。
    • 10.
      买青卖青释义:旧时地主或商人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利用农民经济困难,杀价预购青苗,或以接收青苗作抵押品,放出高利贷,称“买青”;从农民方面来说,称“卖青”。
    • 11.
      买青苗释义:旧时地主或商人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利用农民生活上的困难,杀价预购农民地里的青苗,庄稼成熟后,归其所有,或以青苗作抵押品,放出高利贷,从中获取暴利。也称放青苗。
    • 12.
      交引释义:⒈宋 代采办军粮使用的代价证券。 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淳化 四年初,行交引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 通利军 始。”《文献通考·征榷五》:“雍熙 后用兵,乏於馈餉,多令商人输芻粮塞下,酌地之远近不为直,取市价而后增之,授以要券,谓之交引,至京师给以緡钱。又移文 江、淮、荆、湖 给以颗末盐及茶。”⒉交集引发。清 葆光子《物妖志·笤箒》:“自是惶惑殊深,淫情交引,苦思不置。”
    • 13.
      京报释义: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出售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用活体木字排印。
    • 14.
      人取我与释义: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 15.
      人弃我取释义: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 16.
      什一之利释义: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润。
    • 17.
      伂侩释义:1、旧指买卖的中间人,现泛指唯利是图的人。2、即牙侩。旧称买卖的居间人。3、泛指商人。
    • 18.
      估人释义:商人。
    • 19.
      估喝释义:旧时买卖,商人将货物估定价钱,当众喊出,称“估喝”。
    • 20.
      住唐释义:北宋 时,外国商人来 中国 贸易,当年不回国,称“住唐”。唐,指 中国。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蕃’;诸国人至 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

商人造句

1.那个商人到他家碰了一鼻子灰,拂袖而去。

2.投机商人悖入悖出,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3.生意场上有很多营私舞弊的不法商人

4.中国的商人比挪威的非正式多了,也不那么一板一眼。

5.对不法商人我们要严惩不贷。

6.买椟还珠在今天要变正确了?商人眼里只有利润而不考虑其他。

7.那位成功的商人当年就是从一块不毛之地发家致富的。

8.解放前繁重的捐税,使商人们叫苦连天。

9.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得天花乱坠,欺骗消费者。

10.有些商人从不做投机生意,更不去干孤注一掷的冒险事情。

11.有些不法商人见有机可乘,就大搞投机倒把活动。

12.那些挖空心思偷税漏税的商人终于受到了处罚。

13.有些不法商人,利用我国制度法规有机可乘。大肆倒卖国家文物,结果落入法网。

14.这几个朋比为奸的商人和官员,最后都被移送法办。

15.沿街叫卖的小贩发展成小商人的故事比比皆是。

16.为了赚钱,他不惜与不法商人狼狈为奸,走私毒品。

17.商人往往成为官家生财的母鸡,生杀予夺皆操纵于官家之手,所谓“赵孟能贵之,赵孟亦能贱之”。

18.他是一位目光短浅的商人,错过数次发财致富的机会。

19.商人们抱怨太多的繁文缛节阻碍他们的道路。

20.这些商人,老奸巨猾,很难抓到他们逃漏税的证据。

商人(shang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商人是什么意思 商人读音 怎么读 商人,拼音是shāng rén,商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商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