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介然 介然的意思
jièrán

介然

简体介然
繁体
拼音jiè rán
注音ㄐㄧㄝˋ ㄖ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1) 在两者中间。【例句】:介于两者之间。介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介入。(2) 这样,这么。【例句】: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3) 放在心里。【组词】:介意。介怀。(4) 耿直。【组词】:耿介。(5) 甲。【组词】:介胄。介壳。(6) 个(用于人)。【组词】:一介书生。(7) 大。【例句】:介圭(大玉)。(8) 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组词】:笑介。饮酒介。(9) 助。【组词】:介寿。(10) 姓。(11) 古同“芥”,芥菜。

rán,(1) 对,是。【组词】:然否。不然。不以为然。(2) 以为对,答应,信守。【例句】: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组词】:当然。然后。然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组词】:显然。忽然。飘飘然。(6) 同“燃”。

基本含义

形容态度端正、坚定不移。

介然的意思

介然 [jiè rán]

1. 形容坚定执着的样子。

介然不动。

[ unshakable; ]

2. 形容有心事。

介然于怀。

[ restless; ]

介然 引证解释

⒈ 专一;坚正不移;坚定不动摇。

《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九江 祝生 奋 史鱼 之节,发愤懣,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
《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柰何以 华、夷 之异,介然疏之哉!”
胡三省 注:“介然,坚正不移之貌。”

⒉ 耿介,高洁。

《汉书·傅喜传》:“高武侯 喜 姿性端慤,论议忠直,虽与故 定陶太后 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
晋 陶潜 《咏贫士》诗之六:“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⒊ 特异。

《汉书·律历志上》:“铜为物之至精……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
颜师古 注:“介然,特异之意。”

⒋ 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怀。

《汉书·陈汤传》:“庸臣遇 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 秦 民之恨。”
颜师古 注:“介然犹耿耿。”
明 方孝孺 《祭邹博士》:“数十年之所称慕,一旦而失之,其何无介然於心胸。”
郭沫若 《苏联游记》:“我虽遨游天外,能无介然于怀?”

⒌ 间隔;隔开。

《汉书·杜钦传》:“穰侯,昭王 之舅也,权重於 秦,威震邻敌,有旦莫偃伏之爱,心不介然有间。”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遂使两宫之情,介然有隙。”
《朱子语类》卷一〇三:“伯恭説道理与作为自是两件事,如云仁义道德与度数刑政,介然为两涂,不可相通。”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鲁迅 《集外集拾遗·辛亥游录一》:“介然成路,不荒秽焉。”


国语词典

介然 [jiè rán]

⒈ 坚定不移的样子。

《汉书·卷八二·傅喜传》:「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

⒉ 耿耿于怀。

《汉书·卷七〇·陈汤传》:「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

⒊ 隔开、间隔。

《汉书·卷六〇·杜周传》:「有旦莫偃伏之爱,心不介然有间。」


介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介然释义:jiè jiè rán 1、形容声音高亢,非同凡响。明 徐渭《览越篇序》:“停涵既久,一与古今人遇,便引吭而鸣,响溢於据梧扣竹之表。是故识远而音介介然,肆以雄也。
    • 2.
      守礼释义:遵守礼教,奉行礼制。《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清 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 3.
      强圉释义:⒈强圉:亦作“彊圉”。 强壮多力。《竹书纪年》卷上:“初,浞 娶 纯狐氏,有子,早死。其妇曰 女岐,寡居。浇 强圉,往至其户,阳有所求。女岐 为之缝裳,共舍而宿。”《楚辞·离骚》:“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王逸 注:“强圉,多力也。”⒉豪强;有权势的人。《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是雄。”《汉书·公孙贺刘屈氂等传赞》:“九江 祝生 奋 史鱼 之节,发愤懣,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彊圉矣。”⒊天干第四位丁的别称。用以纪年。《淮南子·天文训》:“大荒落之岁,岁有小兵,蚕小登,麦昌,菽疾,
    • 4.
      茅塞释义:《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閒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
    • 5.
      茅塞顿开释义:《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古人认为路不走则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会被堵塞。茅塞顿开是说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 6.
      行实释义:⒈亦作“行寔”。行为朴厚。唐 韩愈《举荐张籍状》:“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声华行实,光映儒林。”⒉谓实际行为;实际。宋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之十八:“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 等意欲復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詔近臣议。”⒊指生平事迹。唐 黄滔《华严寺开山始祖碑铭》:“十一年,其徒 从绍 疏师行实于闕,昇其院为 华严寺。”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为人后者,生尽爱敬,死极哀戚,立身扬名,以显其亲,宜若足矣。而又思
    • 7.
      闲介释义:⒈亦作“间介”。 语本《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閒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閒不用,则茅塞之矣。”后用“閒介”指隔绝,阻碍。⒉介于两者之间。
    • 8.
      静退释义:⒈恬淡谦逊,不竞名利。《韩非子·主道》:“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晋 卢谌《赠刘琨》诗:“因其自然,用安静退。”唐 韩愈《举荐张籍状》:“右件官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金 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盖 乐天 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⒉指安静的退隐生活。宋 曾巩《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熙寧 二年……以为 筠州 军事推官,不就。今年五十六岁,安于静退三十餘年。”清 唐孙华《元宵前一日》诗之三:“柳州 思静退,有地且名 愚。”
    • 9.
      龀童释义:儿童。亦指童年。《东观汉记·耿嵩传》:“﹝ 嵩 ﹞履清高之节,齔童介然特立,不随於俗。”

介然(jier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介然是什么意思 介然读音 怎么读 介然,拼音是jiè rán,介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介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