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千九万释义:极言高远。 喻飞黄腾达。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唐 黄滔《寓题》诗:“霜雪不飞无翠竹,鲸鯢犹在有青萍。三千九万平生事,却恨《南华》説北溟。”
- 2.
图南释义:《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唐 杜甫《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鵾鹏。”明 高启《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陈去病《恻恻》诗:“图南此去舒长翮,逐北何年奏凯歌。”
- 3.
奋北释义:《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言鲲鹏自北冥奋飞,扶摇直上,一举九万里。后以“奋北”喻人青云得志,大展宏图。
- 4.
扶抟释义:犹扶摇。 语本《庄子·逍遥游》:“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扶摶”指暴风或腾飞的意思。
- 5.
扶摇直上释义:形容迅速直升。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后比喻仕途得志,地 位等迅速上升。扶摇:急剧而上的大旋风。
- 6.
抟风释义:⒈《庄子·逍遥游》:“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后因称乘风捷上为“摶风”。⒉旋风。⒊屋翼。我国传统建筑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屋檐角端翘起的部分。也叫飞檐。
- 7.
积风释义:指汇聚在一起的旋风。 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宋 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胡为适南海,復驾垂天雄。下视九万里,浩浩皆积风。”
- 8.
算沙抟空释义:《太平御览》卷七四引《鲁连子》:“淄 澠 之沙,計兒不能數。 ”《庄子·逍遥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萬里。”后以“算沙摶空”谓驾御繁难,能人之所不能。清 黄宗羲《黄泽望圹志》:“故相宗性海,即彼教中之耑門者,尚且入而迷其向背。澤望 乃能算沙摶空,其精也,乃其所謂憤憾之甚者耶。”摶空,一本作“搏空”,疑误。
- 9.
蜩鸴释义:蝉和鷽鸠。鷽鸠,小鸟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鳩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宋 陈造《山居诗》:“此心安稳处,蜩鷽傲鵾鹏。”
- 10.
风抟释义:《庄子·逍遥游》:“﹝鹏﹞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风摶”比喻仕途腾达。唐 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摶。”
- 11.
风鹏释义:《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风鹏”比喻得时势有作为的人。
- 12.
鹏息释义:《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以“鹏息”比喻仕途受阻。
- 13.
鹏抟释义:鹏展翅盘旋而上。 比喻人之奋发有为。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唐 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状》:“凤鸣千仞,鹏摶万里。”宋 陆游《答抚州发解进士启》:“将鹏摶於宦海,姑鸿渐於名场。”明 朱鼎《玉镜台记·完聚》:“幸今日鹏摶羽翰,曾浴日补天。”清 戴名世《<天籁集>序》:“至於 仁甫 诗餘之雋妙,则当 元 时已有称为如鹏摶九霄。”
- 14.
鹏天释义:《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鹏天”指高空。
- 15.
鹏飈释义:《庄子·逍遥游》:“﹝ 鹏 ﹞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王先谦 集解引《尔雅》:“扶摇谓之飈。”后因以“鹏飈”谓飞鹏所掀起的旋风。比喻伟人的风采。
- 16.
鹏风释义:《庄子·逍遥游》:“﹝ 鹏 ﹞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王先谦 集解:“《尔雅》:‘扶摇谓之飈。’郭 注:‘暴风从下上。’”后以“鹏风”指迅速上旋的大风。
- 17.
鹏飙释义:同“鹏飈”。《庄子.逍遥游》:“﹝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王先谦集解引《尔雅》:“扶摇谓之飙。”后因以“鹏飙”谓飞鹏所掀起的旋风。比喻伟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