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mǎ chāo]
1. 三国蜀汉大将。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马腾为东汉末割据凉州的军阀。马腾死后领其部属。公元211年攻曹操,在潼关被打败,退据凉州。后被杨阜等驱逐,率兵依附张鲁,继归刘备。蜀汉建立后任骠骑将军。
马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邑释义:亦作“於悒”。忧郁烦闷。《楚辞·九章·悲回风》:“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王逸 注:“气逆愤懣,结不下也。”朱熹 集注:“於音乌。”汉 牟融《理惑论》:“玉石同匱,猗顿 为之於悒;朱紫相夺,仲尼 为之叹息。”《旧唐书·肃宗纪论》:“臣每读《诗》至 许穆夫人 闻宗国之颠覆,周 大夫伤宫室之黍离,其辞情於邑,赋諭勤恳,未尝不废书兴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马超 知 张鲁 不足与计事,又 鲁 将 杨昂 等数害其能,超 内怀於邑。”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若令思挫於弱毫,教屈於陋墨,
- 2.
五虎将释义:五员猛将。(1)《三国演义》中对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的合称。
- 3.
天马行空释义:天马行空:天马,神马。世间有马超龙雀(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传世。意思是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 4.
忆恋释义:怀念依恋。 三国 魏 曹植《离思赋》序:“建安 十六年,大军西讨 马超,太子留监国,植 时从焉。意有忆恋,遂作《离思赋》云。”
- 5.
朝化释义:朝廷的政教和风化。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邇,肃慎赏罚,以篤 汉 祜,以对于天下。”《晋书·四夷传序》:“既而 惠皇 失德,中宗 迁播,凶徒分据,天邑倾沦,朝化所覃,江 外而已。”《北史·韩禽传》:“申国威於万里,宣朝化於一隅,使东南之人俱出汤火,数百年贼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
- 6.
疢如疾首释义:烦热得如患有头痛之疾。 比喻忧伤到极点。《诗·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假寐永歎,維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曹操 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宋书·王弘传》:“伏念惟憂,疢如疾首,不知何理可以自安。”
- 7.
白骑释义:⒈即白马。唐 李贺《蝴蝶飞》诗:“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参见“白马”。⒉指 鲜卑 的骑兵。《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领 腾 部曲”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北备 胡 寇,东备 白骑,待士进贤,矜救民命。”
- 8.
门宗释义:宗族;家族。《三国志·蜀志·马超传》:“臣门宗二百餘口,为 孟德 所诛略尽,惟有从弟 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託陛下,餘无復言。”《南史·垣崇祖传》:“崇祖 年十四,有干略,伯父 护之 谓门宗曰:‘此儿必大吾门。’”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三世得谥》:“且门宗贵盛,世以忠孝清白见称。”
- 9.
马赵释义:三国 时 蜀国 大将 马超、赵云 的并称。
- 10.
马超释义:马超(176-222):三国蜀汉大将。 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马腾为东汉末割据凉州的军阀。马腾死后领其部属。公元211年攻曹操,在潼关被打败,退据凉州。后被杨阜等驱逐,率兵依附张鲁,继归刘备。蜀汉建立后任骠骑将军。
- 11.
马踏飞燕释义: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一匹千里马正在疾驰飞奔,它体态健美,昂首扬尾,张口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欲飞、惊愕回首。一切都发生在瞬间,却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像空间。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12.
黑马释义:⒈黑色的马。⒉原来不引人注目,而在比赛中一举夺得冠军的马。英国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在小说《年轻的公爵》中写了一段赛马的故事:在一次比赛中,一匹普通的黑马超过了夺魁呼声最高的骏马,夺得了第一名。后用来喻指在体育比赛、政治角逐等活动中实力出乎意料的竞争者或优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