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采访 采访的意思
cǎifǎng

采访

简体采访
繁体採訪
拼音cǎi fǎng
注音ㄘㄞˇ ㄈ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ǎi cài,(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访

fǎng,(1) 向人询问,调查。【例句】:访求(探访寻求)。访员(记者)。搜奇访古。(2) 探问,看望。【组词】:访视。访问。访晤(探访会晤)。探亲访友。

基本含义

指采集信息或者采访事实,以便更好地了解某个事件或者情况。

采访的意思

采访 [cǎi fǎng]

1. 采集素材,调查访问。

调查刑事案时采访证人。

[cover; gather material report;]

采访 引证解释

⒈ 搜集寻访;探问寻访。

晋 干宝 《<搜神记>序》:“若使採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
唐 刘知几 《史通·烦省》:“夫地之偏小,年之窘迫,适使作者採访易洽,巨细无遗。”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奉圣人的命,着小官徧巡天下,採访文学之士。”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於是搆 野史亭 於家,凡 金 君臣事蹟,採访不遗,至百餘万言。”

⒉ 见“採访使”。犹言搜求寻访。

晋 干宝 《<搜神记>序》:“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
一本作“採访”。 宋 司马光 《再举谏官札子》:“令臣采访可任諫官者,密具姓名闻奏。”
《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穆公 见贤才多出异国,益加采访。”


国语词典

采访 [cǎi fǎng]

⒈ 探采寻访。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唐主好采访外事,令翰林学士李崧、端明殿学士李专美、知制诰吕琦等,更迭到中兴殿直宿,或与语至夜半不寝。」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钦奉圣旨,采访天下儒修。」

⒉ 新闻记者访问打探消息。

如:「独家采访报导」。


采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访释义:⒈只就某个问题或对某个人进行采访:接受记者专访。⒉这样采访写成的文章:登载了一篇关于他的模范事迹的专访。
    • 2.
      九伯释义:⒈上古九州的方伯。 方伯,诸侯之长。《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杜预 注:“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⒉泛指地方长官。唐 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公当九伯之官,兼八使之任。”宋 王安石《谢知州启》:“谢 守论功,当为九伯之冠。”⒊见“九百”。
    • 3.
      九天使者释义:“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4.
      九天采访释义:“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5.
      司马迁释义:(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青年时曾游历南北名山大川,采访遗闻逸事,考察古迹,搜集了丰富史料。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遍阅皇家史馆藏书、档案。后因替李陵辩解,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还与唐都等共订《太初历》。
    • 6.
      告事释义:⒈报告情况。《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⒉控告;诉讼。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今告事纷紜,虚多实少。”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太原 守 宋浑 被人告,经采访使论使司差官领告事人就郡按之。”《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今后不许妇人告事,若或全家果无男子,事有私下不能杜絶,必须赴官陈告,许令宗族亲人代诉。”
    • 7.
      塔金主义释义:14 BBY时威尔赫夫·塔金被帕尔帕廷皇帝封为帝国第一位高级星区总督后接受一系列采访时的发言,塔金主义一词是媒体所给予的名字。
    • 8.
      学政释义:⒈教育工作。《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 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清 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 江 南学政。”⒉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 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
    • 9.
      审判公开释义:开庭时间、地点对外公开允许采访。
    • 10.
      平国释义:⒈承平守成之国。 《周礼·秋官·大司寇》:“刑平国,用中典。”郑玄 注:“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孙诒让 正义:“注云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者,谓立国日久,承平无事者也。”唐 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副至仁之纳隍,用轻典於平国。”⒉治国。《公羊传·隐公元年》:“公将平国,而反之 桓。”何休 注:“平,治也。”
    • 11.
      开放日释义:当天面对媒体开放,媒体可以进行采访和访问。
    • 12.
      快讯释义:指迅速采访、刊出或播发的消息。
    • 13.
      报人释义:指从事报刊工作的人:老报人。 我以报人的身份前去采访。
    • 14.
      新闻释义:⒈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新闻记者。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⒉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你刚从乡下回来,有什么新闻给大家说说。
    • 15.
      新闻社释义:即通讯社。采访、搜集和向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的机构。
    • 16.
      新闻记者释义: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 17.
      本草纲目释义:书名。中国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明李时珍编著。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二类,收药1 892种,附图一千余幅。是经过三十多年的长期调查采访后参考了八百多种有关文献编成的,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成就,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 18.
      李时珍释义:(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今湖北蕲春人。一生从事草药采集和研究工作。经三十多年,参考八百多种有关文献及大量实际调查采访,著《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药物学成就。并有《濒湖脉学》等著作。
    • 19.
      杨朔释义:(1913-1968)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中篇小说《红石山》,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杨朔文集》。
    • 20.
      范长江释义:(1909-1970)新闻工作者。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到西北地区采访,公开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西安事变后到延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新闻总署署长、《人民日报》社长。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采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访释义:⒈只就某个问题或对某个人进行采访:接受记者专访。⒉这样采访写成的文章:登载了一篇关于他的模范事迹的专访。
    • 2.
      九伯释义:⒈上古九州的方伯。 方伯,诸侯之长。《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杜预 注:“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⒉泛指地方长官。唐 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公当九伯之官,兼八使之任。”宋 王安石《谢知州启》:“谢 守论功,当为九伯之冠。”⒊见“九百”。
    • 3.
      九天使者释义:“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4.
      九天采访释义:“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5.
      司马迁释义:(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青年时曾游历南北名山大川,采访遗闻逸事,考察古迹,搜集了丰富史料。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遍阅皇家史馆藏书、档案。后因替李陵辩解,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还与唐都等共订《太初历》。
    • 6.
      告事释义:⒈报告情况。《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⒉控告;诉讼。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今告事纷紜,虚多实少。”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太原 守 宋浑 被人告,经采访使论使司差官领告事人就郡按之。”《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今后不许妇人告事,若或全家果无男子,事有私下不能杜絶,必须赴官陈告,许令宗族亲人代诉。”
    • 7.
      塔金主义释义:14 BBY时威尔赫夫·塔金被帕尔帕廷皇帝封为帝国第一位高级星区总督后接受一系列采访时的发言,塔金主义一词是媒体所给予的名字。
    • 8.
      学政释义:⒈教育工作。《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 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清 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 江 南学政。”⒉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 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
    • 9.
      审判公开释义:开庭时间、地点对外公开允许采访。
    • 10.
      平国释义:⒈承平守成之国。 《周礼·秋官·大司寇》:“刑平国,用中典。”郑玄 注:“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孙诒让 正义:“注云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者,谓立国日久,承平无事者也。”唐 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副至仁之纳隍,用轻典於平国。”⒉治国。《公羊传·隐公元年》:“公将平国,而反之 桓。”何休 注:“平,治也。”
    • 11.
      开放日释义:当天面对媒体开放,媒体可以进行采访和访问。
    • 12.
      快讯释义:指迅速采访、刊出或播发的消息。
    • 13.
      报人释义:指从事报刊工作的人:老报人。 我以报人的身份前去采访。
    • 14.
      新闻释义:⒈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新闻记者。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⒉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你刚从乡下回来,有什么新闻给大家说说。
    • 15.
      新闻社释义:即通讯社。采访、搜集和向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的机构。
    • 16.
      新闻记者释义: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 17.
      本草纲目释义:书名。中国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明李时珍编著。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二类,收药1 892种,附图一千余幅。是经过三十多年的长期调查采访后参考了八百多种有关文献编成的,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成就,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 18.
      李时珍释义:(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今湖北蕲春人。一生从事草药采集和研究工作。经三十多年,参考八百多种有关文献及大量实际调查采访,著《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药物学成就。并有《濒湖脉学》等著作。
    • 19.
      杨朔释义:(1913-1968)散文家,小说家。山东蓬莱人。1938年到延安,曾深入华北根据地采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中篇小说《红石山》,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有《杨朔文集》。
    • 20.
      范长江释义:(1909-1970)新闻工作者。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到西北地区采访,公开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西安事变后到延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新闻总署署长、《人民日报》社长。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采访造句

1.他这篇采访记写得真是情文并茂,感人至深。

2.当这次匆匆的采访工作结束之时,笔者油然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触。

3.这场演出刚结束,记者就蜂拥而上,对歌星进行采访

4.新闻记者要重视街谈巷议,但不能无条件相信,必须经过深入的采访,才能作为新闻加以报道。

5.对漏毒气事件,厂方讳莫如深,不愿接受采访

6.他多次谢绝了新闻媒体的采访

7.记者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够胜任繁忙的采访工作。

8.记者采访了那位舍身救助落水儿童的少年。

9.老红军爷爷在家中接受了小记者们的采访

10.采访者过去的爱好是收集邮票。

11.在前面朗诵里的采访对话给你一些为什么大学教育不再需要的原因。

12.请放心,我每咳嗽一次,就给你更多的采访时间。

13.他在多年前接受采访,记者问他除了唱歌有没有考虑过别的退路,他说,没有。

14.记者在大兴区采访时,一位家长表达了由衷之言。

15.李警官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记者们蜂拥而至,要求采访他。

16.尽管沃德进行了大范围的采访,但仍有漏网之鱼。

采访(caif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采访是什么意思 采访读音 怎么读 采访,拼音是cǎi fǎng,采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采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