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壮志 壮志的意思
zhuàngzhì

壮志

简体壮志
繁体壯志
拼音zhuàng zhì
注音ㄓㄨㄤ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àng,(1) 大,有力,强盛。【组词】: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2) 增加勇气和力量。【组词】: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组词】:壮族。壮锦。壮歌。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壮志的意思

壮志 [zhuàng zhì]

1. 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

壮志未酬。

[great aspiration; lofty ideal;]

壮志 引证解释

⒈ 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

《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传论》:“而 张俭 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
《北史·王罴王思政尉迟迥王轨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唐 骆宾王 《边城落日》诗:“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明 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高歌逆天风,壮志方慷慨。”
毛泽东 《到韶山》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国语词典

壮志 [zhuàng zhì]

⒈ 雄壮豪迈的志向。也作「壮心」。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眄,谓若无人,岂非君子壮志哉?」

大志 雄心


壮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雄心释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雄心壮志。雄心勃勃。
    • 2.
      大志释义:远大的志向或理想。

壮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如退而结网释义: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 2.
      两梁冠释义: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 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后汉书·舆服志下》:“宗室 刘氏 亦两梁冠,示加服也。”宋 王禹偁《暮春》诗:“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籍两梁冠。”宋 陆游《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个竹,残年合挂两梁冠。”亦省称“两梁”。唐 韩偓《残春旅舍》诗:“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 3.
      临渊羡鱼释义:临:面对;渊:深水;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也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也作“临河羡鱼”。
    • 4.
      九天揽月释义: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 5.
      伏枥释义:⒈亦作“伏歷”。 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⒉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⒊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⒋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
    • 6.
      伏落释义:沦落。元 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我壮志消磨,暮年折剉,今日向匹夫行伏落。”
    • 7.
      侈志释义:远大的志向,壮志。
    • 8.
      凌云释义:直上云霄。 比喻志向高远:壮志凌云。
    • 9.
      击楫释义:亦作“击檝”。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 10.
      垂天翼释义:比喻凌云壮志。语本《庄子·逍遥游》。
    • 11.
      垂天释义:⒈挂在天边;悬挂天空。⒉犹蔽天,笼罩天空。⒊比喻壮志凌云。
    • 12.
      壮图释义:壮志,宏伟的意图。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雄心摧於弱情,壮图终於哀志。”唐 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二:“羸形不画 凌烟阁,只为微才激壮图。”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 程瑀 ﹞尝寄诗与乡人云:‘试问青山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心。’”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一:“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夏衍《长途》:“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
    • 13.
      壮心不已释义: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 14.
      壮心释义:壮志:壮心不已。
    • 15.
      壮志释义:伟大的志向:雄心壮志。壮志凌云。壮志未酬。
    • 16.
      壮怀释义:豪放的胸怀;壮志: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17.
      壮游释义:怀抱着壮志去远游。
    • 18.
      大风之歌释义:指汉高祖的《大风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 19.
      太平令释义:《沽美酒兼太平令》是一首表明作者厌恶官场,决心归隐的曲子。此曲开头两句,作者就真实地写出了辞官前的心理矛盾:想“无官一身轻”,过隐居生活;待到真过上闲适生活时,想到自己寒窗十载,却壮志未酬,实不甘心,故而进退维谷。
    • 20.
      心期释义:⒈心中相许。 晋 陶潜《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唐 王勃《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⒉引申为相思。宋 晏几道《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明 陆采《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⒊深交。南朝 梁 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⒋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唐 袁郊

壮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如退而结网释义: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 2.
      两梁冠释义: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 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后汉书·舆服志下》:“宗室 刘氏 亦两梁冠,示加服也。”宋 王禹偁《暮春》诗:“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籍两梁冠。”宋 陆游《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个竹,残年合挂两梁冠。”亦省称“两梁”。唐 韩偓《残春旅舍》诗:“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 3.
      临渊羡鱼释义:临:面对;渊:深水;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也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也作“临河羡鱼”。
    • 4.
      九天揽月释义: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 5.
      伏枥释义:⒈亦作“伏歷”。 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⒉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⒊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⒋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
    • 6.
      伏落释义:沦落。元 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我壮志消磨,暮年折剉,今日向匹夫行伏落。”
    • 7.
      侈志释义:远大的志向,壮志。
    • 8.
      凌云释义:直上云霄。 比喻志向高远:壮志凌云。
    • 9.
      击楫释义:亦作“击檝”。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 10.
      垂天翼释义:比喻凌云壮志。语本《庄子·逍遥游》。
    • 11.
      垂天释义:⒈挂在天边;悬挂天空。⒉犹蔽天,笼罩天空。⒊比喻壮志凌云。
    • 12.
      壮图释义:壮志,宏伟的意图。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雄心摧於弱情,壮图终於哀志。”唐 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二:“羸形不画 凌烟阁,只为微才激壮图。”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 程瑀 ﹞尝寄诗与乡人云:‘试问青山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心。’”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一:“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夏衍《长途》:“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
    • 13.
      壮心不已释义: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 14.
      壮心释义:壮志:壮心不已。
    • 15.
      壮志释义:伟大的志向:雄心壮志。壮志凌云。壮志未酬。
    • 16.
      壮怀释义:豪放的胸怀;壮志: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17.
      壮游释义:怀抱着壮志去远游。
    • 18.
      大风之歌释义:指汉高祖的《大风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 19.
      太平令释义:《沽美酒兼太平令》是一首表明作者厌恶官场,决心归隐的曲子。此曲开头两句,作者就真实地写出了辞官前的心理矛盾:想“无官一身轻”,过隐居生活;待到真过上闲适生活时,想到自己寒窗十载,却壮志未酬,实不甘心,故而进退维谷。
    • 20.
      心期释义:⒈心中相许。 晋 陶潜《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唐 王勃《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⒉引申为相思。宋 晏几道《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明 陆采《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⒊深交。南朝 梁 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⒋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唐 袁郊

壮志造句

1.他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囊括四海的雄心壮志

2.乘风破浪伸壮志,坚苦卓绝见毅力。

3.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气势恢宏,壮志凌云。

4.壮志未酬的岳飞被秦桧害死了。

5.岳飞从小就立下了定国安邦之志,可惜受忠君思想禁锢,最终还是壮志难酬。

6.孙中山年轻时是一个指点江山、壮志凌云的有为青年。

7.毕业时,同学们都满怀豪情壮志地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8.乘风破浪由此始,壮志未酬誓不休。

9.此去前途虽多艰险,但绝难动摇我乘风破浪的雄心壮志

10.在困难面前,中国人民满怀凌云壮志,奋发图强。

11.展望未来,壮志凌云的海正人信心满怀。

12.你一遇到挫折就退缩,难道已将当年壮志凌云的理想都给忘了吗?

13.他的这首词,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把作者气吞山河,壮志凌云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4.一时间她神思飞扬,壮志凌云。

15.经过这些无情的折磨,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当年壮志凌云的豪气了。

16.我们要发扬先辈们壮志凌云的开拓精神,建设好祖国。

17.一个人不但要能壮志凌云,同时更要认真踏实,才能获得一番成就。

18.没想到当年壮志凌云的他,今日竟然变得如此萎靡不振。

19.四根石柱上刻有仙鹤祥云,意味着鹤啸九天、壮志凌云。

20.即使环境恶劣,他仍旧不改壮志凌云的气概,终于开创出一番事业。

壮志(zhua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壮志是什么意思 壮志读音 怎么读 壮志,拼音是zhuàng zhì,壮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壮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