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弦索 弦索的意思
xiánsuǒ

弦索

简体弦索
繁体
拼音xián suǒ
注音ㄒㄧㄢˊ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án,(1)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组词】: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2) 乐器上发声的线。【组词】:琴弦。弦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弦歌。管弦。续弦(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弦外之音。(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4) 中医脉象名。【组词】:弦脉。

suǒ,(1) 大绳子或大链子。【组词】: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2) 搜寻,寻求。【组词】:索引。思索。搜索。探索。(3) 讨取,要。【组词】:索还。索求。索取。勒索。(4) 尽,毫无。【组词】:索然无味。(5) 单独。【组词】:离群索居。(6) 姓。

基本含义

指线索、蛛丝马迹,引申为追踪、寻找的线索。

弦索的意思

弦索 [xián suǒ]

1. 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3. 金元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明沈宠绥有《弦索辨讹》三卷。

弦索 引证解释

⒈ 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唐 顾云 《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簫笛弦索齐奏,气球直於苍穹。”

⒉ 金 元 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 明 沉宠绥 有《弦索辨讹》三卷。絃索:同“弦索”。 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参见“弦索”。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宋 周邦彦 《解连环》词:“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牀絃索。”

⒊ 弹奏弦乐。

宋 苏轼 《虢国夫人夜游图》诗:“宫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予幼时,犹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响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惠 雅善歌,絃索倾一时。”

⒋ 金 元 以来常称用琵琶、三弦等弦乐伴奏的戏曲、曲艺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参见“弦索”。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上篇一》:“於今世俗之乐,则南以拍板,北以絃索。”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三:“数年以来,如 双珠 之崑腔, 润宝 之絃索,并有盛名。”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明 清 两朝,南曲为盛,中 清 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辞絃索诸调,声益变而辞益纷。”


国语词典

弦索 [xián suǒ]

⒈ 弦乐器上的丝弦。

宋·苏轼〈老人行〉:「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弦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弦索释义:⒈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唐 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陈毅《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簫笛弦索齐奏,气球直於苍穹。”⒉金 元 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明 沉宠绥 有《弦索辨讹》三卷。⒊絃索:同“弦索”。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宋 周邦彦《解
    • 2.
      徽弦释义:⒈挥弦。指弹琴。徽,通“挥”。⒉琴上的徽和弦。⒊指代琴。⒋弦索。指弓弦。
    • 3.
      徽絃释义:⒈挥弦。指弹琴。徽,通“挥”。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故有不能下棊而经目识胜负,不能徽絃而过耳解 郑 雅者。”⒉琴上的徽和弦。唐 韩愈《秋怀》诗之七:“有琴具徽絃,再鼓听愈淡。”韩醇 注引《晋书·陶潜传》:“畜素琴一张,徽弦不具。”今本《晋书》作“絃徽”。⒊指代琴。元 王学文《柳梢青·友人至》词:“愁怀无语相看,谩写入、徽絃自弹。”⒋弦索。指弓弦。
    • 4.
      搊弹家释义:弹奏弦索乐器的女乐人。
    • 5.
      搊弹释义:用手指弹奏弦索乐器。
    • 6.
      水磨腔释义:指昆山腔。昆山腔节奏舒缓,唱腔宛转细腻,故称。明 沉宠绥《度曲须知·弦索题评》:“我 吴 自 魏良辅 为崑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闢,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邇逊为独步。”
    • 7.
      絃索释义:⒈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宋 周邦彦《解连环》词:“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牀絃索。”参见“弦索”。⒉弹奏弦乐。宋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诗:“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 絃索 花奴 手。”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予幼时,犹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响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惠 雅善歌,絃索倾一时。”⒊金 元 以来常称用琵琶、三弦等弦乐伴奏的戏曲、曲艺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
    • 8.
      陶真释义:流行于 宋 代的一种说唱伎艺,用鼓伴奏。从 元 明 以至 清 代,民间还在演唱,但已改用琵琶伴奏。它以演唱小说、历史故事为主。一般认为是弹词的前身。本作“淘真”。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杭州 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説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説 宋 时事,盖 汴京 遗俗也。”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说稗·文武解元》:“直省并礼部,皆许文武互试,中式者虽寥寥,然 孙少司马 外,尚有其人。徐本仙,胡瑨 是也。胡 乡试当在壬戌以前,自停止迄今,已百四十年,人遂不知有此旧例。氍毹弄弦索

弦索(xians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弦索是什么意思 弦索读音 怎么读 弦索,拼音是xián suǒ,弦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弦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