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陵 东陵的意思
dōnglíng

东陵

简体东陵
繁体東陵
拼音dōng líng
注音ㄉㄨㄥ ㄌ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líng,(1) 大土山。【组词】: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组词】:陵园。陵墓。陵寝。(3) 古同“凌”,侵犯,欺侮。

基本含义

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们的归宿或安息之地。

东陵的意思

东陵 [dōng líng]

1. 《庄子·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跖。

2. 汉邵平的别称。

3. 指东陵瓜。

5. 复姓。相传为秦东陵侯邵平之后。一说,春秋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东陵,后以之为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东陵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东陵”代称 跖。

《庄子·骈拇》:“伯夷 死名於 首阳 之下, 盗跖 死利於 东陵 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残生伤性,均也,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盗跖 之非乎!”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南荆 之跋扈, 东陵 之巨猾。”
李善 注:“东陵,盗跖 也。”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之四:“悠悠名利笑排场,屈指 东陵 更 首阳。”

⒉ 汉 邵平 的别称。参见“东陵侯”。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东陵 跡芜絶, 楚 汉 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重慕想、 东陵 晦跡, 彭泽 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鬢未华。”

⒊ 指东陵瓜。参见“东陵瓜”。

晋 陆机 《瓜赋》:“东陵出於 秦 谷,桂髓起於 巫山。”

⒋ 复姓。相传为 秦 东陵侯 邵平 之后。一说, 春秋 齐景公 时有人隐居 东陵,后以之为氏。见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义》佚文。


东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方朔释义:(前154—前 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诙谐善辩,常以机智语 言向武帝进谏。以汉赋闻名于世。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平乐观猎赋》等。
    • 2.
      东门种瓜释义:原指秦东陵侯召平在秦灭亡后不仕新主,在长安东青门外种瓜。 借指离官隐居务农。也比喻富贵的人后来贫困潦倒。
    • 3.
      东陵侯释义:指 汉 邵平。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 4.
      东陵释义:⒈《庄子·骈拇》:“伯夷死名於首阳之下,盗跖死利於东陵之上。 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跖。⒉汉邵平的别称。⒊指东陵瓜。⒋复姓。相传为秦东陵侯邵平之后。一说,春秋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东陵,后以之为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 5.
      于叟释义:即 于公。《文选·刘峻<辨命论>》:“于叟 种德,不逮 勛 华 之高;延年 残獷,未甚 东陵 之酷。”李善 注:“于叟、于公 也。”参见“于公高门”。
    • 6.
      五色瓜释义:即东陵瓜。
    • 7.
      卖瓜叟释义:《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 者,故 秦 东陵侯。
    • 8.
      召平瓜释义:召平,秦 之 东陵侯。秦 亡不仕,隐居 长安 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唐 李商隐《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召,一本作“邵”。
    • 9.
      子母释义:⒈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 适从旁舍来,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⒉指大小、主从关系。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
    • 10.
      故侯瓜释义:即东陵瓜。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 者,故 秦 东陵侯。
    • 11.
      明楼释义:⒈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明楼前有石几筵。清 顾炎武《再谒孝陵》诗:“突兀明楼峙,呀庨御殿开。”《清史稿·礼志五》:“咸丰 元年謁 东陵 ……入门皆由左,至明楼前行礼。”⒉碉楼。旧时北方乡居,楼房盖瓦者为暗楼;上层作雉堞形,供候望侦伺用者,称为明楼。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有人使童子登三层明楼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常守福,矫捷絶伦。少时尝见其以两足挂明楼雉堞上,倒悬而扫砖綫之雪,四围皆净。”
    • 12.
      楚汉释义:⒈指 秦 汉 之际,项羽、刘邦 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两雄不俱立,楚 汉 久相持不决……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唐 杜甫《园人送瓜》诗:“东陵 跡芜絶,楚 汉 休征讨。”明 高启《赠李外史》诗:“我闻 安期 古策士,亲见 楚 汉 争雌雄。”清 陈维崧《满江红·汴京怀古》词:“汜水 敖仓,是 楚 汉 提戈边界。”⒉指 楚 地 汉水 之滨。唐 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少年落魄 楚 汉 间,风尘萧瑟多苦颜。”王琦 注:“楚,战国 时 楚王 所据之地。汉,汉水 之滨。”
    • 13.
      残犷释义:残忍凶悍。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延年 残獷,未甚 东陵 之酷。”《晋书·石季龙载记下》:“惵惵遗黎,求哀无地,戎狄残獷,斯为甚乎!”
    • 14.
      沈阳市释义:辽宁省会。位于该省中部偏东,浑河北岸。人口386万(1997年)。京哈、沈大、沈丹等铁路在此相交。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机械制造工业闻名全国,冶金、电力、化工等工业也很发达。名胜古迹有清初皇宫建筑群故宫、北陵、东陵等。
    • 15.
      清东陵释义: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清代帝王陵墓。因与西陵相对,故称东陵。共有帝陵五座,即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还有皇太极后昭西陵,慈禧、慈安定东陵等后陵十五座以及妃嫔、王公、公主陪葬墓一百三十多座。始建于1661年。裕陵地宫已对外开放,慈禧陵墓于1928年曾被盗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
      清西陵释义: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方蒙山下。 清代帝王陵墓。因与东陵相对,故称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后妃、王公、公主墓十四座。始建于173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
      清陵释义:清 代帝后的陵墓。依其分布状况可分四区。(1)永陵,在今 辽宁省 新宾满族自治县,为 清太祖 以前的 肇、兴、景、显 四陵。(2)清太祖 福陵(俗称 东陵)与 太宗 昭陵(俗称 北陵),在今 辽宁省 沉阳市 附近。(3)东陵,在今 河北省 遵化县,有 顺治 孝陵、康熙 景陵、乾隆 裕陵、咸丰 定陵、同治 惠陵 及 太宗 后 昭西陵 及诸后妃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4)西陵,在 河北省 易县,有 雍正 泰陵、嘉庆 昌陵、道光 慕陵、光绪 崇陵 及诸后妃之陵。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18.
      灞上释义:地名。 在 陕西省 西安市 东、灞水 西高原上,故名。《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於是 王翦 将兵六十万人,始皇 自送至 灞上。”唐 杜甫《怀灞上游》诗:“悵望 东陵 道,平生 灞上 游。”叶剑英《重读<论持久战>》诗:“唱罢凯歌来 灞上,集中全力破 石头。”
    • 19.
      祗谒释义:恭敬地进见。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高宗幸太学》:“高宗 祗謁先圣,止輦 大成殿 门外。”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彭海秋》:“即席有歌姬数辈,俱来祗謁。”《清史稿·高宗纪五》:“辛亥,上謁 东陵。以祗謁两陵,并巡幸 山东,免经过州县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 20.
      种瓜人释义:指 秦 时 东陵侯 召平。

东陵(dong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陵是什么意思 东陵读音 怎么读 东陵,拼音是dōng líng,东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