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凡庸 凡庸的意思
fányōng

凡庸

简体凡庸
繁体
拼音fán yōng
注音ㄈㄢˊ ㄩ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án,(1) 平常的,不出奇的。【组词】:平凡。凡庸。凡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组词】:凡尘。凡心。(3) 所有的。【例句】: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4) 总共。【例句】:全书凡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组词】:大凡。凡例。发凡(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yōng,(1) 平常,不高明的。【组词】: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2) 需要。【组词】:无庸细述。无庸讳言。(3) 岂,怎么。【例句】: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4)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组词】:租庸调。(5) 功劳。【例句】:庸绩(功绩)。(6) 古同“佣”,雇佣。

基本含义

指人平凡、庸俗、平庸,没有特别的才能或品质。

凡庸的意思

凡庸 [fán yōng]

1. 平凡,普普通通的。

他不过是凡庸之辈。

[commonplace; ordinary;]

凡庸 引证解释

⒈ 平凡;平庸。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论》:“絳侯 周勃 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绪言:“明朝 皇帝,除了 明太祖 和 明成祖,一般是凡庸贪婪的皇帝。”

⒉ 指平庸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逸才沉抑,则与凡庸为伍。”
唐 李绅 《龟山寺鱼池》诗:“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国语词典

凡庸 [fán yōng]

⒈ 形容才能平凡庸碌而不突出。

《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太史公曰》:「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

出色


凡庸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出色释义:特别好;超出一般:表现出色。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2.
      杰出释义:(才能、成就)出众:杰出人物。

凡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下人释义:指凡庸的人。
    • 2.
      下尘释义:⒈谦词。犹下风。⒉比喻随从的地位。⒊谓凡庸,尘俗。
    • 3.
      仆遬释义:亦作“僕遫”。 即朴樕。一种矮小的杂树。比喻凡庸。多指才能而言。
    • 4.
      俗僧释义:凡庸的僧人。
    • 5.
      俗吏释义:才智凡庸的官吏。
    • 6.
      俗圣释义:凡庸之人和圣人。
    • 7.
      俗师释义:浅薄凡庸的教师、术士等。
    • 8.
      俗虑释义:⒈世俗的思想情感。 ⒉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 9.
      凡俗释义:平凡庸俗;平常:不同凡俗。流于凡俗。
    • 10.
      凡口释义:凡庸人之口。
    • 11.
      凡庸释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多形容人):才能凡庸。凡庸之辈。
    • 12.
      凡韵释义:指凡庸的诗作。
    • 13.
      妄庸释义:⒈平庸凡劣。⒉指凡庸妄为的人。
    • 14.
      威福自己释义:⒈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⒉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周书.尉迟迥传》
    • 15.
      家隶释义:春秋 列国卿大夫的家臣。后泛指富贵人家的仆役。《左传·定公十年》:“敢以家隶勤君之执事。”《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臣闻宰相国之柱也,不可不彊,是故 汉 有 萧 曹 之佐,先帝有 顾 步 之相。而 万彧 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闥,於 彧 已丰,於器已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唐 罗隐《谗书·齐叟事》:“彼邻嫗者,始衣食於吾家,今虽外居,犹吾之家隶也。”宋 苏轼《与郑嘉会书》之一:“小客 王介石 者,有士君子之趣,起屋一行,介石 躬其劳辱,其於家隶,然无丝髮之求也。”
    • 16.
      尘琐释义:凡庸琐屑。
    • 17.
      尘韵释义:凡庸之声。
    • 18.
      尘顽释义:凡庸顽钝。
    • 19.
      常俦释义:谓凡庸之辈。
    • 20.
      常流释义:⒈长河。 ⒉河流的正道。⒊凡庸之辈。⒋常例。

凡庸(fan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凡庸是什么意思 凡庸读音 怎么读 凡庸,拼音是fán yōng,凡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凡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