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振 不振的意思
zhèn

不振

简体不振
繁体
拼音bù zhèn
注音ㄅㄨˋ ㄓ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zhèn,(1) 搬动,挥动。【组词】: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2) 奋起,兴起。【组词】: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3) 古同“赈”,救济。(4) 古同“震”,威震。

基本含义

不振指状态不佳、不兴旺、不繁荣的意思。

不振的意思

不振 [bù zhèn]

1. 不振作,不兴旺。不可拯救。

不振 引证解释

不振作,不兴旺。

《孔丛子·执节》:“当如今日山东之国,弊而不振,三 晋 割地以求安。”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南越 宾服, 羌 僰 入献, 东甌 入降,广 长榆,开 朔方,匈奴 折翅伤翼,失援不振。”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后帝师以国事不振,奔还其国,其教遂废。”

⒉ 不可拯救。

《史记·酷吏列传》:“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


国语词典

不振 [bù zhèn]

⒈ 不奋发、不振作。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


不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颓废释义:意志消沉,精神委靡:情绪颓废。颓废的生活。
    • 2.
      专科释义:⒈专门科目:专科医生。 专科词典。⒉指专科学校:专科毕业。

不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振作释义:精神旺盛,情绪饱满;使精神旺盛,情绪饱满:振作有为。 振作精神。

不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跌不振释义: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2.
      一蹶不兴释义: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3.
      三年不目月释义:三年不见日月,精神不振,眼睛朦胧。比喻懒于修养,不求进取。
    • 4.
      不带音释义: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见〖带音〗。
    • 5.
      不振释义:不振作;不旺盛:精神不振。 一蹶不振。国势不振。
    • 6.
      不掉释义:不振。
    • 7.
      不竞释义:⒈不争逐。《管子·大匡》:“﹝ 桓公 ﹞谓 管仲 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 鲁。’管仲 喟然叹曰:‘齐国 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扬子云 括澹寡营,不竞时名。”⒉不强;不振。《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 必无功。”《金史·哀宗纪赞》:“金 人不竞,遂失故物。”吴汝纶《答严幼陵》:“执事之译此书,盖伤吾土之不竞,惧 炎、黄 数千年之种族,将遂无以自存。”⒊谓竞争失利,犹言不胜。《辽史·伶官传·罗衣轻》:“上尝与太弟 重元 狎昵
    • 8.
      丧气垂头释义:丧气神情沮丧;垂头耷拉着脑袋。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 9.
      临危不振释义:指面临危险时一蹶不振。
    • 10.
      休囚释义:⒈犹言失时,失运。 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七:“二人皆非以甲乙丙丁休囚旺相而求吉凶者也。”清 翟灏《通俗编·祝诵》:“《论衡·命禄篇》:‘春夏休囚,秋冬旺相,非能为之也,天道自然。’按,阴阳家书,五行递旺于四时,凡动作宜乘旺相之气,如春三月,则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夏三月,则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故俗语以凡得时为旺相,失时为休囚也。”⒉委靡,不振作。清 李渔《风筝误·请兵》:“军气休囚,武备多年偃不修,怎禁那祸生仓卒。”《天雨花》第二六回:“如何这等休囚样,令人不晓相公身。”
    • 11.
      伤沮释义:沮丧,委靡不振。
    • 12.
      俊选释义:俊士和选士。古代指可以教育深造的优秀人材。《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宋 叶适《陈民表墓志铭》:“先王择司徒俊选,使升之入太学,既有闻其辨论,皆属司马於成德达材,何速也!”宋 张师正《括异志·梅侍读》:“梅公 早预俊选,屯蹇不振,年始从欲,方遇知己。”元 揭傒斯《全州学记
    • 13.
      全清释义:音韵学用语。 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帮、非、端、知、见等声母均是全清声母。
    • 14.
      凌跨释义:⒈犹超越。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卫协》:“古画皆畧,至 协 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而妙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杜子美、李太白 以英伟絶世之资,凌跨百代。”明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唐 初承 陈 隋 之弊,多尊 徐 庾,遂至頽靡不振……而 卢昇之、王子安,务欲凌跨三 谢。”赵朴初《阳春曲》:“水边林下舞羣仙,飞动意,凌跨两千年。”⒉淩跨:超越。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序》:“论者谓 弘 正 两朝,人才杰出,如 王伯安 之理学勋业,杨升庵 之博雅
    • 15.
      化顺释义:⒈谓受教化而顺从。《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荀子·正论》:“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曷为 楚 越 独不受制也。”⒉宋 时 王均 的年号(公元1000年)。
    • 16.
      厌厌害害释义:精神不振,情思绵绵貌。
    • 17.
      厌食释义: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厌食症。这种新药主治小儿厌食。
    • 18.
      发苶释义:委靡不振;发蔫
    • 19.
      发蔫释义:⒈花木、水果等显现出萎缩:几天没浇水,叶子已经发蔫了。⒉表现出精神不振:他这两天有点儿发蔫,不像往日爱说爱笑。
    • 20.
      坏人心术释义: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不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跌不振释义: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2.
      一蹶不兴释义: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3.
      三年不目月释义:三年不见日月,精神不振,眼睛朦胧。比喻懒于修养,不求进取。
    • 4.
      不带音释义: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见〖带音〗。
    • 5.
      不振释义:不振作;不旺盛:精神不振。 一蹶不振。国势不振。
    • 6.
      不掉释义:不振。
    • 7.
      不竞释义:⒈不争逐。《管子·大匡》:“﹝ 桓公 ﹞谓 管仲 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 鲁。’管仲 喟然叹曰:‘齐国 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扬子云 括澹寡营,不竞时名。”⒉不强;不振。《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 必无功。”《金史·哀宗纪赞》:“金 人不竞,遂失故物。”吴汝纶《答严幼陵》:“执事之译此书,盖伤吾土之不竞,惧 炎、黄 数千年之种族,将遂无以自存。”⒊谓竞争失利,犹言不胜。《辽史·伶官传·罗衣轻》:“上尝与太弟 重元 狎昵
    • 8.
      丧气垂头释义:丧气神情沮丧;垂头耷拉着脑袋。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 9.
      临危不振释义:指面临危险时一蹶不振。
    • 10.
      休囚释义:⒈犹言失时,失运。 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七:“二人皆非以甲乙丙丁休囚旺相而求吉凶者也。”清 翟灏《通俗编·祝诵》:“《论衡·命禄篇》:‘春夏休囚,秋冬旺相,非能为之也,天道自然。’按,阴阳家书,五行递旺于四时,凡动作宜乘旺相之气,如春三月,则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夏三月,则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故俗语以凡得时为旺相,失时为休囚也。”⒉委靡,不振作。清 李渔《风筝误·请兵》:“军气休囚,武备多年偃不修,怎禁那祸生仓卒。”《天雨花》第二六回:“如何这等休囚样,令人不晓相公身。”
    • 11.
      伤沮释义:沮丧,委靡不振。
    • 12.
      俊选释义:俊士和选士。古代指可以教育深造的优秀人材。《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宋 叶适《陈民表墓志铭》:“先王择司徒俊选,使升之入太学,既有闻其辨论,皆属司马於成德达材,何速也!”宋 张师正《括异志·梅侍读》:“梅公 早预俊选,屯蹇不振,年始从欲,方遇知己。”元 揭傒斯《全州学记
    • 13.
      全清释义:音韵学用语。 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帮、非、端、知、见等声母均是全清声母。
    • 14.
      凌跨释义:⒈犹超越。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卫协》:“古画皆畧,至 协 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而妙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杜子美、李太白 以英伟絶世之资,凌跨百代。”明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唐 初承 陈 隋 之弊,多尊 徐 庾,遂至頽靡不振……而 卢昇之、王子安,务欲凌跨三 谢。”赵朴初《阳春曲》:“水边林下舞羣仙,飞动意,凌跨两千年。”⒉淩跨:超越。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序》:“论者谓 弘 正 两朝,人才杰出,如 王伯安 之理学勋业,杨升庵 之博雅
    • 15.
      化顺释义:⒈谓受教化而顺从。《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荀子·正论》:“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曷为 楚 越 独不受制也。”⒉宋 时 王均 的年号(公元1000年)。
    • 16.
      厌厌害害释义:精神不振,情思绵绵貌。
    • 17.
      厌食释义: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厌食症。这种新药主治小儿厌食。
    • 18.
      发苶释义:委靡不振;发蔫
    • 19.
      发蔫释义:⒈花木、水果等显现出萎缩:几天没浇水,叶子已经发蔫了。⒉表现出精神不振:他这两天有点儿发蔫,不像往日爱说爱笑。
    • 20.
      坏人心术释义: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不振造句

1.他不堪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2.他自从经商失败后,便一蹶不振,整天借酒浇愁。

3.你虽然受到失败的打击,但却不该委靡不振

4.自从生意失败后,他便心灰意懒,一蹶不振

5.自从经商失败后,他就一直萎糜不振

6.犯错误不要紧,怕的是犯错误后顾虑太多,一蹶不振就难办了。

7.我们要有愈挫愈勇的精神,千万不可一蹶不振

8.他的企业经受不起新建合资企业的冲击,因而一蹶不振

9.中年丧妻,奉倩神伤,从此,他就一蹶不振了。

10.如果因为这么小纺困难就一蹶不振,你就太没志气了。

11.他为此事一蹶不振,再也打不起精神了。

12.乾隆即位,曹家第二次被抄家,从此一蹶不振

13.高考失利,小王便一蹶不振,至今也没有恢复过来。

14.如果因为这么小的困难就一蹶不振,你就太没志气了。

15.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总是勇往直前,一点也没有萎靡不振的样子。

16.没想到当年壮志凌云的他,今日竟然变得如此萎靡不振

17.没看过像他这样自暴自弃的人,委靡不振到如此地步。

18.考试失败了,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不应该萎靡不振,悲观失望。

19.他整天被一些海市蜃楼的梦想弄得沮丧不振

20.突如其来的厄运使他变得一蹶不振

不振(buz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振是什么意思 不振读音 怎么读 不振,拼音是bù zhèn,不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