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军 [qī jūn]
1. 唐代军队出征时,中军一军,左、右虞候各一军,左、右厢各二军,共七军。
3. 泛指七支军队。
七军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军队出征时,中军一军,左、右虞候各一军,左、右厢各二军,共七军。
引《通典·兵一》:“大唐 卫公 李靖 《兵法》曰:‘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即分为七军。如或少,临时更定。’”
⒉ 泛指七支军队。
引《三国演义》第七四回:“遂加 于禁 为征南将军,加 庞德 为征西都先锋,大起七军,前往 樊城。”
七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军释义:⒈唐代军队出征时,中军一军,左、右虞候各一军,左、右厢各二军,共七军。 ⒉泛指七支军队。
- 2.
中军将军释义:武官名。晋 代始置,南北朝 仍有此官号。《晋书·武帝纪》:“﹝ 泰始 元年﹞置中军将军,以统宿卫七军。”
- 3.
屯营释义:⒈军营。《后汉书·西域传序》:“永兴 元年,车师 后王復反攻屯营。”《文选·左思<吴都赋>》:“屯营櫛比,解署棋布。”吕向 注:“屯营,军营。”萧三《革命民歌集·打胜仗》:“贺龙 与 贺英,七军与八军,打开 荆沙 扎屯营,消灭白匪军。”⒉扎营。《元史·顺宗纪二》:“棒胡 反於 汝寧信 阳州 ……破 归德府 鹿邑,焚 陈州,屯营於 杏岗。”
- 4.
张云逸释义:(1892-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曾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是中共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5.
百色市释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邻接云南省。1983年设市。人口307万(1995年)。为广西西部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清风楼(红七军政治部旧址)。
- 6.
百色起义释义:1929年共产党人邓小平等在广西百色领导的武装起义。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广西右江地区的一部分革命士兵和农民,举行武装起义,消灭了右江地区的反动武装。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 7.
这边厢释义:犹这边。京剧《水淹七军》第五场:“这边厢高来,那边低,山高水低不相宜。”
- 8.
邓小平释义:(1904-1997)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四川广安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由于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被当时的“左”倾领导撤销职务。1934年参加长征,次年出席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委,同刘伯承共同领导创建了太行、太岳、冀南等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