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披剃 披剃的意思

披剃

简体披剃
繁体
拼音pī tì
注音ㄆㄧ ㄊ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1) 覆盖在肩背上。【组词】:披星戴月。(2) 穿戴。【组词】:披挂。披甲。(3) 打开,散开。【组词】: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4) 劈开,裂开。【组词】:竹竿披了。

tì, ◎ 用刀刮去毛发。【组词】:剃头。剃刀。剃度(佛教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使成为僧尼)。

基本含义

形容头发杂乱或被人拔光

披剃的意思

披剃 [pī tì]

1. 指出家为僧尼。因出家时须按佛教戒律剃除须发、身披袈裟,故称:披剃为僧。

披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披鬀”。削发出家。

《景德传灯录·志闲禅师》:“姓 史氏,幼从 柏巖禪师 披剃,二十受具。”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买葬》:“我当初早披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日免艰辛。”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视鬼》:“遂披剃为僧,至今尚在。”
苏曼殊 《题<拜伦集>》诗序:“予早岁披鬀,学道无成,思维身世,有难言之痛!”


国语词典

披剃 [pī tì]

⒈ 出家。根据佛教戒律,僧尼出家,须剃头发,披上袈裟,故称为「披剃」。

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四出》:「我当初早批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晚免艰辛。」


披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得度释义:⒈合乎法度。⒉佛教语。谓得以渡过生死之海而进入涅槃境界。⒊指得到引度,披剃出家。⒋道教语。谓得道、成仙。
    • 2.
      披鬀释义:见“披剃”。
    • 3.
      私度释义:⒈自己揣测;私自估计。 清 昭槤《啸亭杂录·孝感之战》:“永 为 松尚书 筠 所劾,其私度为余漏言,乃密疏劾余。”⒉佛教语。未经官许,私自披剃为僧道。《魏书·释老志》:“僧尼多养亲识及他人奴婢子,年大私度为弟子。”《明律·户律·户役》:“寺观住持及受业师私度者与同罪,并还俗。”
    • 4.
      进具释义:佛教语。谓僧尼受具足戒。《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旁出法嗣·圭峰宗密禅师》:“唐 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造 圆和尚 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剃,当年进具。”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华严宗》:“他还没有进具,就得了允许登座讲经。”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净影寺 释慧远 者……出家年满进具。”
    • 5.
      释本悟释义:字真空,嵩明邵甸秦氏之子,儿童时代即披剃于普贤寺,后居昆明妙湛寺,今妙湛寺尚有塔铭。

披剃(pit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披剃是什么意思 披剃读音 怎么读 披剃,拼音是pī tì,披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披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