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家不成,两家现在释义:常用为说亲不成,但两家关系仍然照常之意。《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列公,你道‘两好并一好,爱亲才作亲’;一家不成,两家现在,何至於就糟到如此?”
- 2.
世裔释义:犹世胄。明 朱权《荆钗记·庆诞》:“衣冠世裔,时乖难显於宗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柳生》:“僕即式微,犹是世裔,何至下昏於市侩?”
- 3.
何至释义:何至于;岂有。
- 4.
俸廪释义:⒈俸金与禄米。 亦泛指俸禄。宋 欧阳修《试笔·南唐砚》:“选工之善者,命以九官之服,月有俸廩之给,号砚务官。”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今身为宰相,俸廩非不足,不以富贵宠禄为淫侈足矣,何至于妻子寒饿乎?”《明史·英宗前纪》:“﹝ 正统 四年三月﹞癸酉,增 南京 及在外文武官军俸廩。”⒉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廩生的膳食津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是年(顺治 四年)定各省学官及学生俸廩。”
- 5.
刻木释义:⒈在木质器物上雕刻。汉 王充《论衡·自然》:“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⒉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⒊谓将木雕成人像。晋 干宝《搜神记佚文》:“丁兰,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⒋狱吏的代称。宋 范仲淹《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
- 6.
夸侈释义:⒈奢侈,浮华。《新唐书·薛收传》:“王入观 隋 宫室,且嘆 煬帝 无道,殫人力以事夸侈。”《新唐书·杨收传》:“既益贵,稍自盛满,为夸侈,门吏童客倚为姦。”⒉夸张;浮夸。金 王若虚《<新唐书>辨中》:“《温彦博传》云:‘进止详华,人皆拭目观。’进止之间,何至拭目而观之哉?子京 之夸侈类如此。”明 张居正《贺少司寇少厓傅公三品奏最序》:“世皆疾今之言学者,以为夸侈而无实。”⒊口出大言,夸耀。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五:“市人矜巧智,於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有一多钱翁
- 7.
孩抱释义:⒈幼年;幼小。 《列子·杨朱》:“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昬老,几居其半矣。”《后汉书·周章传》:“和帝 崩,邓太后 ……贪 殤帝 孩抱,养为己子,故立之。”《晋书·庾峻传》:“君二父孩抱经乱,独至今日。”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璘 甚陋,裴公 戏之曰:‘赵公 本不丑。孩抱时,乳母怜惜,往往抚弄云:“作丑子,作丑子。”因此一定。’赵公 大咍。”⒉犹怀抱。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戎 丧儿 万子,山简 往省之,王 悲不自胜。简 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
- 8.
寄人篱下释义:《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原指写诗作文因袭他人。 后转指在别人的势力庇护之下或依附别人过活。寄:依附。篱:篱笆。
- 9.
寝阁释义:⒈古代帝王日常处理政事的便殿。 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崇政殿 宿卫士作乱於殿前,杀伤四人,取準备救火长梯登屋入禁中,逢一宫人,问:‘寝閤在何处?’宫人不对,杀人。”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比者寝閤之命,圣断已坚,咸谓恢復之功指日可冀,何至今日尚未决策北向?”⒉搁置。《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顷 江 南岁饥,贷种粮数十万斛,且屡经寝阁,而转运司督索不已。”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官狥私而曲断,吏受賕而寝阁。”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外省军报,及
- 10.
屠醢释义:犹杀戮。 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二》:“何至驱市人而战,受其屠醢乎!”
- 11.
张睢阳齿释义:安禄山 叛乱时,唐 睢阳 守 张巡 誓死守城,每战大呼,眥裂血流,齿牙皆碎。及城陷,贼将 尹子奇 谓 巡 曰:“闻君每战眥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 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 以大刀剔 巡 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见《旧唐书·张巡传》。后因以为忠义的典型。
- 12.
怪怪奇奇释义:⒈怪异奇特。宋 梅尧臣《依韵和孙侔雁荡》之一:“海边巉絶有苍山,怪怪奇奇物象闲。”清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二十年蒐求遗编,讨论掌故,胸中觉有百卷书,怪怪奇奇,滔滔汩汩,欲触喉而出。”⒉惊异。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公式》:“此极是寻常耳目中事,诸公何至怪怪奇奇,看成骨董!”
- 13.
悬远释义:相距很远。《魏书·序纪·穆帝》:“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 琨 求 句注陘 北之地。”《坛经·机缘品》:“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自 鲁 至 陈,道路不至悬远,何至五年不归?”明 胡应麟《诗薮·国朝上》:“弘 正 并推 边、何、徐、李,每怪 边 品第悬远,胡得此称。”
- 14.
放礮释义:⒈发射炮弹。⒉用火药爆破岩石、矿石等。《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这里又不曾衝锋打仗,又不曾放礮开山,不过是我用力砍了几个不成材的和尚,何至于就把他吓的溺了呢?”⒊指密闭的物体因膨胀或受外力影响而爆裂发出巨响。老舍《骆驼祥子》一:“皮轮子上了碎铜烂磁片,放了炮,只好收车。”⒋比喻发出猛烈抨击的言论。巴金《探索集·作家》:“她说:‘尽是老一套的话,我们受不了……开这个会不讲真话怎么行!’她和别的几个青年作家站出来,放了炮。”
- 15.
汙乱释义:亦作“汚乱”。 污秽淫乱。《汉书·梁平王刘襄传》:“为宗室刷污乱之耻,甚得治亲之谊。”明 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二·二花蕊夫人》:“二妃游燕汚乱。”清 恽敬《书诸夏侯曹传后》:“操 虽鬼蜮,何至污乱若此邪!”
- 16.
沈溺释义:⒈亦作“沉溺”。沉没在水中。《韩非子·说疑》:“此十二子者……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孙权 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畧无孑遗。”《水浒传》第一百回:“比及水势四散退去,城内军民沉溺的,压杀的,已是无数。”叶圣陶《倪焕之》二三:“他们擎起两臂,摇动着,招引着,有如沉溺在波浪中的人。”⒉谓陷入某种困境或苦难中。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汪静之《伊底眼》诗:“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我就沉溺在愁海
- 17.
洋海释义:海洋。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南蛮》:“西至 崑崙,东至洋海。”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远知 曰:‘君涉险何至於此。’告 台 人:此洋海之东十万里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到了次日,已经出了洋海,喜得风平浪静,大家都还不晕船。”
- 18.
犬羊释义:⒈狗和羊。 《论语·颜渊》:“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唐 李白《经离乱后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与葅。”⒉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如俘虏、囚犯等。宋 范仲淹《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及 麟府 丧陷,镇戎 三败,杀者、伤者前后仅二十万人矣,死者为鱼肉,生者为犬羊。”《说岳全传》第二五回:“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⒊旧时对外敌的蔑称。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 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宋 陆游《涉白
- 19.
玩意释义:⒈犹玩味,体味。宋 陈善《扪虱新话·王右丞画渡水罗汉》:“山谷 云:‘阿罗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带水如此’……不知 山谷 何为作此语,岂犹未能玩意笔墨之外耶?”⒉寄托情趣。宋 沉虞卿《<小畜集>序》:“咸平 初,﹝ 王禹偁 ﹞来於 齐安,在郡政化孚洽,容与暇景,作竹楼 无恒斋、睡足轩 以玩意。”⒊亦作“玩艺”。即玩意儿。指曲艺、杂技等。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 西厂子 小殿筵宴,看玩艺贯跤。”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想当初,在戏园,唱玩艺,挣洋钱;欢欢喜喜天天像过年。”⒋亦作“
- 20.
白驹过郄释义:亦作“白駒過隙”。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成玄英 疏:“白駒,駿馬也,亦言日也。”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史记·留侯世家》:“吕后 德 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明 贾仲名《昇仙梦》第二折:“衆高親,想人生白駒過隙,遇此節令,休要孤負。”清 秋瑾《感怀》诗之二:“煉石無方乞 女媧,白駒過隙感韶華。”《文物》1963年第7期:“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