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还 [jiāo huán]
1. 归还;退还。
例工具用毕请及时交还。
炮台交还。——《广东军务记》
英[return;]
交还 引证解释
⒈ 归还;退还。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回:“我这里见了弹弓,交还砚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第二个是仍然交还 阿七妈,叫他拿了这个凭据和你要人。”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序文亦已寄来,内中有稍激烈处,但当无妨于出版,兄阅后仍交还。”
国语词典
交还 [jiāo huán]
⒈ 交回、归还。
例如:「他把捡到的证件,交还给失主。」
交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还释义:归还;退还:文件阅后请及时交还。
- 2.
兵输释义:古谓战争结束后把兵器交还有司。
- 3.
归政释义:⒈交还政权;⒉指将政权移交他人。
- 4.
掷下释义:请人将物交还的谦辞。
- 5.
无旧无新释义:不分是旧交还是新交。
- 6.
清退释义:清理退回或交还:清退多占的办公用房。
- 7.
缴还释义:⒈唐 时给事中,宋 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唐 制,惟给事中得封还詔书;中书舍人缴还词头,盖自 弼 始也。”⒉交还。《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三日之后,先生遽向 孙宾 索其原书。宾 出诸袖中,缴还先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上面便説这边揑报灾情,擅动公款,勒令缴还。”
- 8.
致仕释义:⒈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⒉亦作致事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曲礼上》
- 9.
节钺释义:符节和斧钺。 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孔丛子·问军礼》:“天子当阶南面,命授之节鉞,大将受,天子乃东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假 太祖 节鉞,録尚书事。”唐 张祜《送周尚书赴滑台》诗:“鼓角雄都分节鉞,蛇龙旧国罢楼船。”明 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蒙皇上纶綍频颁,节鉞谬寄,臣感极生惭,愤极思奋。”徐兴业《金瓯缺》第一章:“年来多病,更是才疏力薄,但图个太平无事,一旦卸肩,把西陲的金瓯和全军交还朝廷……岂可谬领节钺,再当艰巨?”
- 10.
还兵释义:⒈回师。⒉倒戈,反正。⒊交还兵权。
- 11.
还受释义:⒈北魏 至 隋 行均田制时,男女到达一定年龄计口授与若干亩露田,年老免赋或身亡交还。“还受”指接受和归还露田。《魏书·食货志》:“诸还受民田,恒以正月。若始受田而身亡,及卖买奴婢牛者,皆至明年正月,乃得还受。”《隋书·食货志》:“又每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不在还受之限。”参见“露田”。⒉谓受到还报。明 无名氏《驻马听·怨别》曲:“多应是前生欠下,今生还受。”
- 12.
还辟释义:⒈避让貌。辟,通“避”。⒉摄政者把权力交还给帝王。
- 13.
退还释义:交还(已经收下来或买下来的东西):原物退还。退还给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