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刑 [zuò xíng]
1. 制定刑律。
作刑 引证解释
⒈ 制定刑律。
引《书·吕刑》:“度作刑以詰四方。”
《汉书·刑法志》:“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作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尺捶释义:旧时用作刑具的短杖。
- 2.
上令释义:国君的政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行寅 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姦也。”《国语·齐语》:“桓公 又问焉,曰:‘於子之乡,有不慈孝父母……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管子·立政》:“私议自贵之説胜,则上令不行。”
- 3.
久立释义:⒈长久站立。 《礼记·乐记》:“久立於缀,以待诸侯之至也。”《法苑珠林》卷二一:“朕年老,不堪久立,可令有司造坐像形相,使其同立。”⒉长期存在。《汉书·刑法志序》:“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 4.
刑剭释义:谓将有罪之贵族、大臣刑杀于户内,而不在市上施刑。《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刑剭,凶。”郑玄 注:“若三公倾覆王之美道,屋中刑之。”《新唐书·元载王缙等传赞》:“《易》称‘鼎折足,其刑剭’,谅哉!”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三:“王弼 注‘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为沾濡之形也。盖 弼 不知古《易》形作刑,渥作剭。”按 王弼 本作“形渥”。明 刘基《刘仲璟长史传》:“今皇帝圣神嗣统,先生勋旧残孽,宜弗底刑剭。”
- 5.
司寇释义:⒈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刑狱和纠察。后世用大司寇作刑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⒉复姓。
- 6.
夏鮌释义:即 鲧。 传说为 尧 舜 时代的部落首领。禹 之父。由 四岳 推举,奉 尧 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 羽山。《吕氏春秋·君守》:“奚仲 作车,苍頡 作书,后稷 作稼,皋陶 作刑,昆吾 作陶,夏鮌 作城。”
- 7.
大锉碓释义:古代一种用作刑具的大铡刀。 《魏书·汝南王悦传》:“悦 为大剉碓置於州门,盗者便欲斩其手。”《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刘神茂 至 建康,丙戌,景(侯景)命为大剉碓,先进其足,寸寸斩之,以至於头。”胡三省 注:“大剉碓者,为大剉刀,发机如碓,使之踏之。”
- 8.
炎炉释义:⒈使炉火炽烈。⒉炽热的火炉。亦用作刑具。
- 9.
熟靼鞭释义:软皮鞭。旧时用作刑具。
- 10.
白云释义:⒈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唐 苏颋《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文汇报》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⒉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黄帝 云师云名”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
- 11.
眊荒释义:昏聩;糊涂。《汉书·刑法志》:“周 道既衰,穆王 眊荒,命 甫侯 度时作刑,以詰四方。”颜师古 注:“穆王,昭王 之子也,享国既百年,而王眊乱荒忽,乃命 甫侯 为司寇,商度时宜,而作刑之制,以治四方也。”
- 12.
耄荒释义:⒈年老。《书·吕刑》:“惟 吕 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孔 传:“耄,乱;荒,忽。言百年大期,虽老而能用贤。”孔颖达 疏:“意在美王年老能用贤而言其长寿。”按,《礼记·乐记》:“武王 之志荒矣。”郑玄 注:“荒,老耄也。”是“耄”、“荒”义同。孔 传与经义不洽。⒉以“耄荒”谓年老昏愦。《宋史·宁宗纪赞》:“既而 弥远 擅权,幸帝耄荒,窃弄威福。”
- 13.
荒度释义:⒈大力治理;统盘筹划。《书·益稷》:“啟 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孔 传:“禹 治水过门不入,闻 啟 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宋 岳珂《淳熙内禅颂》:“有圣惟勛,疏之瀹之,斧其不条,而荒度之。”清 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司马召一府中官吏共议之,言人人殊。君延袤荒度,报司马曰:‘疏濬当先浚其下,塞决则先治其上。’”⒉犹言宽大为怀。《书·吕刑》:“惟 吕 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
- 14.
铁床释义:⒈烧红的铁板床。古代亦用作刑具。⒉铁制的睡床。如:这间集体宿舍共有四张铁床。
- 15.
铁牀释义:⒈烧红的铁板床。古代亦用作刑具。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铁牀铜柱,烧之洞然;驱迫此人,抱卧其上。”唐 冯贽《云仙杂记·羔羊挥泪》:“程皓 以铁床熁肉,肥膏见火,则油燄淋漓。”唐 拾得《诗》之二六:“纵不入鑊汤,亦须卧铁牀。”清 黄遵宪《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离宫深处即地狱,铁牀汤鑊穷烹煎。”钱仲联 笺注引旧注:“《南汉春秋》:中宗 既谋 殤帝 自立……设鑊汤、铁牀、刳剔等刑,号曰生地狱。”⒉铁制的睡床。如:这间集体宿舍共有四张铁床。
- 16.
铁笼释义:⒈车轴头上的铁箍。《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初,燕 人攻 安平,临淄 市掾 田单 在 安平,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轊。”胡三省 注:“卷铁以傅车轊,故谓之铁笼……轊音卫,车轴头谓之轊。”⒉铁制的笼子。用作刑具。《新五代史·杂传十三·董璋》:“获其逃者,覆以铁笼,火炙之。”《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燕王 守光 既克 沧州,自谓得天助,淫虐滋甚,每刑人,必置诸铁笼,以火逼之。”⒊比喻没有人身自由的社会环境。阮章竞《漳河水·自由歌》
- 17.
震耀释义:⒈亦作“震曜”。亦作“震燿”。雷声震动,电光闪耀。极言其威猛之状。《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杜预 注:“雷震电曜,天之威也。圣人作刑狱,以象类之。”《汉书·叙传下》:“靁电皆至,天威震耀,五刑之作,是则是效。”《后汉书·应劭传》:“夫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燿杀戮也。”⒉震动,显耀。《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及 烈祖明皇帝 躬征 吴 蜀,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唐 白居易《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由是正气直声,震耀朝右。”清 曾国藩《湘乡县宾
- 18.
鞭扑释义:⒈见“鞭扑”。⒉亦作“鞭朴”。亦作“鞭扑”。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 19.
鸭嘴棍释义:古代武器名。 一端是手柄,另一端由两块铁片组成,状如鸭嘴。亦可作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