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谥 [zhuī shì]
1. 见“追謚”。
追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追諡”。死后追加谥号。
引《汉书·平帝纪》:“追諡 孔子 曰 褒成宣尼公。”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追諡 满 父 忠 为 怀德侯。”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黑杀神降》:“至 仁宗 朝,追謚 守真 为 传真大法师。”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汤文正》:“乾隆 中,特旨追諡 文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 道宗 ﹞追谥太子 濬 为 昭怀太子。”
⒉ 追諡:见“追謚”。
国语词典
追谥 [zhuī shì]
⒈ 追加谥号。
引《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元始元年……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追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壮缪侯释义:蜀汉 关羽 死后,后主 景耀 三年追谥为 壮缪侯。 也省称为 壮缪。《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旌阳 岂木雕?壮繆 非泥塑。彰癉明明当面施,人自茫无据。”清 赵函《十哀诗·哀虎门》:“虎门 将军 壮繆 裔,报国丹心指天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克威招抚当阳详记》:“去 当阳 城西七里而近,有地曰 章乡,使者之先人 壮繆侯 陵墓在焉。”
- 2.
孔宣释义:即 孔子。因 唐 代追谥为“文宣王”,故称。
- 3.
宣尼释义:汉平帝 元始 元年追谥 孔子 为 褒成宣尼公,后因称 孔子 为 宣尼。见《汉书·平帝纪》。晋 左思《咏史》诗之四:“言论準 宣尼,辞赋拟 相如。”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师友》:“互乡 童子,当愿接於 宣尼;苏门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续 杏坛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养也。”清 恽敬《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入圣之要,下学上达,宣尼 所传,存之存之。”
- 4.
戾太子释义:汉武帝 太子 刘据 的谥号。 武帝 末年,江充 擅权,太子与 充 有隙。后巫蛊之祸起,太子遭诬,因举兵诛 江充,与丞相 刘屈氂 战于 长安 城内,兵败逃亡。不久为吏追捕,自杀。后其孙 询 立为 宣帝,追谥太子为“戾”,史称 戾太子。见《汉书·戾太子刘据传》。
- 5.
衍圣公释义:孔子 后代的封号。汉 称 褒成侯,魏 称 宗圣,晋 称 奉圣,北魏 称 崇圣,北齐 称 恭王,均为侯爵。北周 及 隋 封 邹国公。唐 初封 褒圣侯。开元 中,追谥 孔子 为 文宣王,称其后裔为 文宣公。宋仁宗 至和 二年(1055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 衍圣公。后相沿不改,到1935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