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秋 上秋的意思
shàngqiū

上秋

简体上秋
繁体
拼音shàng qiū
注音ㄕㄤˋ ㄑ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qiū,(1) 一年的第三季。【组词】: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秋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组词】:麦秋。(3) 指一年。【组词】:千秋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

基本含义

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上秋的意思

上秋 [shàng qiū]

1. 孟秋。指农历七月。

上秋 引证解释

⒈ 孟秋。指农历七月。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 注:“上秋,谓七月。”


上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条丝释义:即七丝。唐 薛能《秋夜听任郎中琴》诗:“十指宫商膝上秋,七条丝动雨修修。”唐 方干《听段处士弹琴》诗:“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如。”
    • 2.
      上秋释义:孟秋。指农历七月。《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胡三省 注:“上秋,谓七月。”
    • 3.
      擡叠释义:打迭,收拾。元 王仲元《江儿水·妇人脸上笑靥》曲:“一团儿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抬叠起脸上秋,出落腮边俏。”
    • 4.
      秋期释义:⒈谓男女相约聚会的日期。语出《诗·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县北有 女观山,厥处高显,回眺极目,古老传言,昔有思妇,夫官於 蜀,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⒉指七夕。牛郎织女约会之期。唐 沉佺期《牛女》诗:“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唐 杜甫《月》诗:“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 崔涂《七夕》诗:“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⒊秋试的日期。清 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吾大人虽离虎穴,未定归期,且秋期逼矣,欲破釜焚舟,冀一当,子盍归待之。”
    • 5.
      翻经释义:⒈指翻译佛经。隋 杜宝《大业杂记》:“门南 洛水 有 翊津桥,通翻经道场。”唐 温庭筠《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客儿 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按,客儿,谢灵运 小字。⒉繙經:犹读经。清 徐增《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清 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⒊台名。在今 江西省 临川市。南朝 宋 谢灵运 为 临川 内史,于府治南 宝应寺 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 翻经台。唐 颜真卿 有《抚州宝应寺翻经臺记》
    • 6.
      蒐苗释义:春猎为蒐,夏猎为苗。 .泛指狩猎。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君子以容民畜众》:“夫师之时,裒旅方旋,怀桃棘者,方自力于壮事,而君子唯讲蒐苗之节,将无谓其弛备歟。”清 王士禄《诏罢高丽贡鹰歌》:“晾鹰臺 上秋天高,乘时驱兽行蒐苗。”
    • 7.
      西兴释义:渡口名。在 浙江省 萧山市 西北。本名 固陵,相传 春秋 时 越 范蠡 于此筑城。六朝 时为 西陵戍,五代 吴越 改名“西兴”。宋 苏轼《望海楼晚景》诗之三:“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鐘鼓到 西兴。”

上秋(shangq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秋是什么意思 上秋读音 怎么读 上秋,拼音是shàng qiū,上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