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鼻烟 鼻烟的意思
yān

鼻烟

简体鼻烟
繁体鼻煙
拼音bí yān
注音ㄅㄧˊ 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í,(1)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器官之一。【组词】:鼻子。鼻窦。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鼻息。嗤之以鼻。(2) 创始;开端。【组词】:鼻祖。

yān,(1)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组词】:冒烟。硝烟。烟囱。烟雾。烟波。烟火。烟尘。荒无人烟。(2) 像烟的。【组词】:烟霞。烟霭。烟岚。烟鬟。(3)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组词】:烟了眼睛。(4) 一年生草本植物。【组词】:烟草。烟叶。(5) 烟草制成品。【组词】:香烟。卷烟。纸烟。烟蒂。(6) 指“鸦片”。【组词】:大烟。烟灯。烟枪。烟馆。

基本含义

指人们吸入鼻孔的烟雾,也泛指吸食鸦片等毒品。

鼻烟的意思

鼻烟 [bí yān]

1. 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草制品。

[snuff;]

鼻烟 引证解释

⒈ 见“鼻烟”。亦作“鼻烟”。烟草制品之一。以香味较好的烟叶,晒干后和入必要的名贵药材,磨成粉末,装入密封容器,经一定时间的陈化,即可应用。不需燃点,单以手指粘上烟末,轻轻由鼻孔吸入。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吕宋国 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余既详之前卷。近京师又有製为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
《红楼梦》第五二回:“宝玉 使命 麝月,取鼻烟来,给他闻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快了。”
茅盾 《子夜》十:“杜竹斋 两个鼻孔里都吸满了鼻烟,正闭了眼睛,张大着嘴,等候打喷嚏。”


国语词典

鼻烟 [bí yān]

⒈ 用鼻子吸入的粉状烟末。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气味,可装在鼻烟壶里随身携带。鼻烟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明朝永乐年间三保太监下南洋时带回,或说是明朝万历年间义大利人利玛窦来华,开始传入我国。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王太医又来诊视,另加减汤剂。虽然稍减了烧,仍是头疼。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痛快了。」


鼻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画壶释义:料器制成的小瓶子,用铁砂在瓶内摇磨成乳白色,然后用极其精细的竹笔蘸色,在瓶内反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卉等,故名。 创于 清 咸丰 年间,主要作鼻烟壶用。解放后发展了台灯等新品种。主要产地是 北京 和 山东 博山 两地。李玲修《笼鹰志》:“那 故宫 巍峨的大门,定会认识他,他对内画鼻烟壶艺术有一种恋人的痴情。”
    • 2.
      古月轩释义:清 代珐琅彩器的通称。 有瓷胎、料胎(即玻璃胎)、铜胎、金胎之别,以瓷胎最为名贵。始于 康熙 时仿西方珐琅器,故名珐琅彩。雍正 乾隆 时,制益精美,古月轩 本为当时豪家仿制的私款,后来内廷珐琅彩器散出,见者以与 古月轩 仿制品相类,转以 古月轩 作为珐琅彩器的通称。一说 古月轩 本 苏州 名工 胡学周 设窑制作烟壶等料器之号,清 帝南巡时发现其所制精美,诏赴京师制作。清 赵之谦《勇庐闲诘》:“鼻烟壶……凡所造作,或称曰皮,最箸者曰 辛家皮、勒家皮、袁家皮。别有 古月轩,地则车渠,亦具五色,上为画采,閒书小
    • 3.
      洋烟释义:⒈见“洋烟”。⒉亦作“洋烟”。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⒊鸦片的俗称。
    • 4.
      烟壶释义:亦作“烟壶”。指装鼻烟的小瓶子。
    • 5.
      烟碟释义:专门放置鼻烟的碟,是现在所说的烟灰缸的前身,有玻璃、象牙、瓷、紫砂、玉、虬角、犀牛角等制品。
    • 6.
      罐底释义:亦作“罆底”。一种瓷质套料鼻烟壶。
    • 7.
      蚂蚁矢释义:俗称最佳的鼻烟。清 赵之谦《勇庐闲话》:“鼻烟初成时,质未凝,气尚流散。纳蜡中密栗无一痕,数十年后,气敛质结,视其内,舒卷如云霞,如水波,如晴沙,如蚁蛭。以如蚁蛭者最为陈久,俗呼蚂蚁矢,取形近也。”
    • 8.
      鼻烟释义: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鼻烟壶。
    • 9.
      鼻烟壶释义:装鼻烟的小瓶,一般制作精美,内壁饰有图画。
    • 10.
      鼻烟瓶释义:即鼻烟壶。

鼻烟(bi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鼻烟是什么意思 鼻烟读音 怎么读 鼻烟,拼音是bí yān,鼻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鼻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