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权 [lì quán]
1. 经济上的权利(多指国家的)
例利权外溢。
英[ economic rights; ]
2. 掌管财政的权力。
例晚年多病,不求利权。
英[ financial power; ]
利权 引证解释
⒈ 爵禄和权柄。
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子在位,其利多矣。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将何惧焉?”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二:“﹝ 陈晋公 恕 ﹞晚年多病,乞解利权。”
⒉ 泛指权益。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档案》:“俄 人覬覦 蒙 地利权,匪伊朝夕。”
国语词典
利权 [lì quán]
⒈ 享受利益的权利。
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权,又执民柄。」
⒉ 掌管财政之权。
引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二》:「晚年多病,乞解利权。」
利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利释义: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授予的专利权、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及国家颁发的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证书。也特指专利权。
- 2.
专利合同释义:当事人就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的转让以及就专利实施许可而明确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合同的统称。
- 3.
专利实施释义: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为了生产经营的目的,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
- 4.
专利权释义: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具有排他性、地域性、时间性。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人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其发明创造,禁止他人干涉、侵犯专利权。
- 5.
专利法释义: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的取得与消灭、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以及其他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6.
利权释义:经济上的权益(多指国家的):利权外溢。挽回利权。
- 7.
发明释义:⒈创造出从前没有 的事物或方法: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是由中国首先发明的。 ⒉专利上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 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可以获得专利权。⒊说明;发挥: 发明文义。
- 8.
国民待遇释义:一国对在本国境内的外国人(自然人或法人)给予和本国人同等的民事权利的待遇。包括财产所有权、转让权、财产继承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诉讼权等。一般不包括政治权利。
- 9.
外溢释义:⒈液体从容器里流出来:防锈漆外溢,引起了火灾。⒉(财富等)外流:资金外溢。利权外溢。
- 10.
工业产权释义:对法律所确认的新技术和经济管理成果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
- 11.
恢复名誉释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系保护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种方法。 指责令侵害他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身权和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的行为人,为受害人恢复被损害的名誉。
- 12.
抽厘释义:抽取厘金。《清会典事例·户部·直省厘局》:“﹝ 咸丰 ﹞九年奏准,山东省 在 登、莱、青 三府属海口,举办抽釐。”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利权二》:“厥后天下多故,餉无所出,始创为抽釐之法。”
- 13.
挽回释义:⒈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回面子。挽回影响。挽回败局。⒉收回:挽回利权。挽回经济损失。
- 14.
无形资产释义: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跟“有形资产”相对)。
- 15.
民柄释义:对臣民的赏罚之权。《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将何惧焉?”杜预 注:“赏罸为民柄。”
- 16.
求荣卖国释义: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 17.
漏卮释义:渗漏用的酒器。 比喻利权外溢的漏洞。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 18.
漏巵释义:⒈亦作“漏卮”。 底上有孔的酒器。⒉比喻利权外溢。⒊比喻饮量极大。
- 19.
知识产权释义:人们对其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具有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分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和商标权也叫工业产权。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人的创造力,鼓励技术发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 20.
精神财富释义:精神财富:是指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科技成果权以及发明权等。他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即:除物质上的财富,就是精神财富。既然叫做财富,也像真正的财富一样宝贵的,而与真的财富不同的是,精神财富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贬值或遗失(除非失忆了),具体说来应该是存在与你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或真谛,在你失意或悲伤的时候给予你抚慰,在挫折的时候给你信心或前进的方向,在你老去时可以回味的,谁也拿不走得你的内心宝藏,那是比任何实际财宝都要珍贵的东西,是一个人得以活下去,得以不断进取的源泉,所以精神财富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