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 [yì yù]
1. 亦作“意欲”。欲望。
3. 想要。谓心想做某事。
意欲 引证解释
⒈ 见“意欲”。
⒉ 亦作“意慾”。欲望。
引《淮南子·道应训》:“故人主之意欲见於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宋 朱熹 《答林择之书》之一:“今方欲与朋友説,日用之閒,常切点检气习偏处,意欲萌处。”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制民主政体》:“倘非达於共和,国民之意慾难厌,霸者弥缝掩饰之策,决其不能奏效也。”
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给她们望见了;一种意欲包围着她的脑袋。”
⒊ 想要。谓心想做某事。
引《后汉书·彭宠传》:“小奴意欲解之,视户外,见 子密 听其语,遂不敢解。”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我意欲完前日之约,不好自家启齿。”
《红楼梦》第一回:“你携了此物,意欲何往?”
国语词典
意欲 [yì yù]
⒈ 心意、欲望。
引《红楼梦·第八回》:「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
意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广释义:⒈春秋 楚国 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 注:“其君之戎谓 楚王 之亲兵戎车也。楚王 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帝分军为二广,追躡数十里,获 阿保机 之子。”⒉指 宋 代 广南西路 与 广南东路。即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与 广东省。宋 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似此显见 曹成 未肯便赴行在,意欲侵犯二 广。”宋 彭乘《续墨客挥犀·胡蔓》:“二 广 有草生于山谷间,其名胡蔓草,以急水吞之
- 2.
关风释义:⒈涉及风趣,有趣味。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⒉观看风景。《西游记》第七二回:“八戒 道:‘师兄好不通情!师父在马上坐得困了,也让他下来关关风是。’三藏 道:‘不是关风;我看那里是个人家,意欲自去化些斋吃。’”⒊说话时,用唇齿阻控发音气流。《安徽文学》1980年第6期:“他的门牙跌掉了一个,掉了右边的那一个,说话不大关风。”
- 3.
反櫂释义:亦作“反棹”。 一般指回船,驾舟返航。清 潘高《忆幼子》诗:“我意欲反櫂,遇事苦迍邅。怀乡方竚立,东望惟云烟。”
- 4.
发举释义:⒈兴起,举事。《汉书·王莽传上》:“唐 虞 发举,成 周 造业,诚亡以加。”《后汉书·臧洪传》:“﹝ 陈容 ﹞起谓 绍 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臧洪 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三国 魏 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都 去年向吾有言,诚忿足下意欲发举,吾深抑之。”⒉揭发,检举。《汉书·王莽传下》:“敢盗铸钱及偏行布货,伍人知不发举,皆没入为官奴婢。”《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朗 引军还”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时 明帝 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朗 终不能有
- 5.
变计释义:⒈应变之计。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君之怨已讎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不取也。”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四》:“边之患,非边能为患也,患在任边事者因循而不知变计,畏缩而不敢奋发。”⒉改变原来的打算。鲁迅《集外集·自传》:“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
- 6.
台席释义: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唐 姚合《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计日归台席,还听 长乐 鐘。”《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 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胡三省 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李沆 后入,在 易简 下。及 沆 参政,乃以 易简 为承旨,锡賚与参政等。帝意欲遵旧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
- 7.
天降福瑞释义:上天降下祥瑞,意欲着太平盛世。
- 8.
奉戴释义:奉事;拥戴。《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我又与 蔡 人奉戴 厉公。至於 庄 宣,皆我之自立。”杜预 注:“奉戴,犹奉事。”《晋书·石勒载记上》:“浚 怒曰:‘石公 来,正欲奉戴我也,敢言击者斩!’”《南史·文学传·祖冲之》:“意欲奉戴府君,勦除兇逆,远近义徒,自当投赴。”
- 9.
常在释义:⒈长久存在。 汉 焦赣《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禄常在。”晋 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宋 刘子翚《次韵陈成季郡会》:“惜花意欲春常在,对酒年来饮不多。”⒉道家脾神名。《云笈七籤》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⒊仙人名。《列仙全传》卷九:“李常在,蜀 人,少治道术,人累世见之。”⒋清 代宫女的名号。清 梁章鉅《称谓录·列宫》:“常在、答应,案《会典》有此二称,位在贵人之下。盖未有爵秩,仅供使令,犹 前汉 之家人子,后汉 之宫人、采女是也。”
- 10.
引问释义:咨询;招来问话。 《后汉书·李固传》:“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羣儒,引问得失。”《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四年》:“上以为然,竟不引问 无忌。”《元典章·刑部三·欲奸亲女未成》:“於 至元 五年八月十三日节次,将女 季春 引问,意欲姦耍。”
- 11.
怠荒释义:懒惰放荡。 《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郑玄 注:“怠荒,放散身体也。”孔颖达 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周书·明帝纪》:“作民父母,弗敢怠荒。”宋 苏舜钦《符瑞》:“苟授而怠荒,又下变异,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学多年,不见州郡荐举,诚恐怠荒失业,意欲还家省视。”《清史稿·礼志七》:“自古帝王内禪,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猝授受,礼无可採。”
- 12.
意欲释义:⒈见“意欲”。⒉亦作“意慾”。欲望。⒊想要。谓心想做某事。
- 13.
懆劳释义:骚动;搅扰。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昨夜 周锡能 同 朱八 诱惑小子去投妖……意欲今晚回来,然后禀报,不觉至懆劳天父下凡,小子知罪,求天父格外开恩。”
- 14.
护解释义:⒈犹护脱。《新唐书·王纬传》:“泌 见恶於 元载,嗣恭 希意欲杀之,纬 护解,仅免。”⒉旧指官方派人护卫解送罪人或钱物。清 沉葆桢《同治三年十月十三日奏》:“初五日,据 席宝田 派训导 唐家桐 等将 洪福瑱 护解到省,臣亲提研鞫。”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他如皂快、民壮人等,亦有犇走专责,如护解银两,承领牌票,缉拿逃盗,巡察奸宄。”
- 15.
新婿释义:岳家称新作亲的女婿。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不知名》:“长安 木塔院,有进士 房鲁 题名处,有人题诗曰:‘姚 家新婿是 房郎,未解芳颜意欲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到了第三天,是照例回门,新婿新人,先后同去;行礼已完,新婿也照例先回。”
- 16.
正集释义:由一人的主要诗文著作汇编成的集子。王鹏运《<彊邨词>序》:“鄙意欲以已见《庚子秋词》、《春蛰吟》者编为别集,己亥以前词为前集,而以庚子《三姝媚》以次以汔来者为正集。”邓实《谢皋羽<晞发集>后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无锡 徐君槃 赠余以 平湖 陆大业 刊《晞髮集》一册,云得之 滑县 暴氏,凡诗八卷,文二卷,审之则仅正集,而缺其遗集,求之年餘不可得。”
- 17.
浮湛释义:⒈随波逐流。《汉书·司马迁传》:“故且从俗浮湛,与时俯仰。”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宋 范成大《次韵耿时举苦热》:“浮湛放荡从今始,悔把长裾强沐薰。”清 吴伟业《楚两生行》序:“师识其必败,苦无以自脱,浮湛敖弄,在军政一无所关。”⒉喻升降、盛衰、得失。明 文徵明《胡参议传》:“及公浮湛外僚,数致意欲援用公,公絶不与通。”清 方文《赠于息庵先生》诗之一:“宦海浮湛十九年,归来环堵尚萧然。”清 龚自珍《明按察司佥事金君石阙铭》:“禀性刚毅,不媚柄臣,浮湛十年,始循常迁,改 河南道 御史,出为 山东 按察僉事
- 18.
甥壻释义:⒈外甥和女婿。 《北史·恩幸传·抱嶷》:“天性酷薄,虽弟姪甥壻,略无存润。”⒉外甥女婿。《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家老爷有一外甥女,是家老爷夫人自小抚养大的,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 匡爷 为甥壻。”
- 19.
神怒天诛释义:指罪大恶极,神灵震怒,天意欲加诛杀·。
- 20.
移宫释义:明 季三大案之一。泰昌 元年,光宗 死,熹宗 当立。熹宗 抚养者 光宗 之宠妃 李选侍 与心腹宦官 魏忠贤,意欲借 熹宗 年幼而专权,遂占据 乾清宫 不出。朝臣 刘一燝、周嘉谟 及 杨涟、左光斗 等力主不使 李 与 熹宗 同居一宫,迫使 李 迁移至 哕鸾宫,然后举行即位仪式。史称移宫之案。《明史·熹宗纪》:“时选侍 李氏 居 乾清宫,吏部尚书 周嘉謨 等及御史 左光斗 疏请选侍移宫,御史 王安舜 疏论 李可灼 进葯之误,‘红丸’‘移宫’二案自是起。”清 陈睿思《阅三朝要典》诗:“红丸梃击连移宫,三案手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