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语 一语的意思

一语

简体一语
繁体一語
拼音yì yǔ
注音ㄧ 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yǔ yù,(1) 告诉。【组词】:不以语人。

一语的意思

一语 [yì yǔ]

1. 一句话。


一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网打就释义:禅林用语。 谓一掬即起,而无剩余。比喻禅师一语即能道尽佛法之真髓而无余。
    • 2.
      一词释义:⒈一言;一语。 ⒉同样的言辞。⒊一首词。
    • 3.
      一语中的释义: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同“一语破的”。
    • 4.
      一语成偈释义:与一语成谶同,就是一句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偈,有种宿命成分在里面,不吉利的意思没有那么浓厚。现在演变的一语成谶,快成了预言别人死。
    • 5.
      一语成箴释义:一语成谶的误用。一语成谶意为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 6.
      一转语释义:⒈佛家禅宗参禅时以一语转机锋,称“一转语”。⒉指用一句话启发,使人恍然大悟。
    • 7.
      一递一口释义: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 8.
      一递一句释义:此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话,互相应答。
    • 9.
      一递一声释义: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 10.
      一递一答释义: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 11.
      七嘴八舌释义: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 12.
      中的释义:射中靶心,比喻点明要害:一语 中的。
    • 13.
      丰下释义:⒈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左传·文公元年》:“穀 也丰下,必有后於 鲁国。”杜预 注:“丰下,盖面方。”《后汉书·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 奇之。”宋 陈师道《忆少子》诗:“端 也早丰下,岁晚未可量。”清 袁枚《随园随笔·术数》:“相术最古,左氏‘穀 也丰下’一语,为相法权舆。荀子 非之。”⒉谓后部大。明 宋濂《奉制撰蟠桃核赋》:“鋭首耸兮尖岑,丰下椭兮坠星。”明 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文太史 得古端砚,鋭首丰下,形如覆盆。”
    • 14.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15.
      倨傲鲜腆释义:倨傲鲜腆一语出自宋代苏轼的《留侯论》。 字面含义是傲慢而缺少善意的意思。
    • 16.
      偕隐释义:一起隐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后代诗文中“偕隐”一语,是用 东汉 鲍宣 桓少君 夫妇同归乡里的典故。清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使尔夫幸偕隐之有人,期没齿而无憾。”郁达夫《寄内》诗之一:“青山红粉两蹉跎,偕隐名山计若何?”参见“鹿车”。
    • 17.
      兀首释义:头发脱落。形容年老。清 周亮工《祭靖公弟文》:“士人穷年兀首,求一语足流传,弗可得。”
    • 18.
      克的释义:谓一语中的。
    • 19.
      创辟释义:⒈开拓。清 冯班《钝吟杂录·正俗》:“陈子昂 崛起於数百年后,直追 阮公,创闢古诗,唐 诗遂有两体。”李大钊《今与古》:“妨阻过去的过失,即是创辟将来的希望。”⒉犹创新。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是篇题目虽似迂阔,而意义实多创闢。”清 薛福成《宁波府学记》:“此篇按时与地立言,乃无一语不创闢,无一笔不俊雅。”
    • 20.
      利益均沾释义: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侵略 中国 的手段之一。 如1843年 英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 英国 一律均沾。”1844年 美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 英 美 两国有权享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 中国 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并且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 中国 侵略的借口。沾,也写作“霑”。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烟臺 条款,德 人藉 英 之力霑利多矣,今復以修约而诛求无已,而 英 人亦乘间而导之,合力以谋之,此皆利益均霑一语阶之厉也。”

一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网打就释义:禅林用语。 谓一掬即起,而无剩余。比喻禅师一语即能道尽佛法之真髓而无余。
    • 2.
      一词释义:⒈一言;一语。 ⒉同样的言辞。⒊一首词。
    • 3.
      一语中的释义: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同“一语破的”。
    • 4.
      一语成偈释义:与一语成谶同,就是一句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偈,有种宿命成分在里面,不吉利的意思没有那么浓厚。现在演变的一语成谶,快成了预言别人死。
    • 5.
      一语成箴释义:一语成谶的误用。一语成谶意为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 6.
      一转语释义:⒈佛家禅宗参禅时以一语转机锋,称“一转语”。⒉指用一句话启发,使人恍然大悟。
    • 7.
      一递一口释义: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 8.
      一递一句释义:此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话,互相应答。
    • 9.
      一递一声释义: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 10.
      一递一答释义: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 11.
      七嘴八舌释义: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 12.
      中的释义:射中靶心,比喻点明要害:一语 中的。
    • 13.
      丰下释义:⒈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左传·文公元年》:“穀 也丰下,必有后於 鲁国。”杜预 注:“丰下,盖面方。”《后汉书·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 奇之。”宋 陈师道《忆少子》诗:“端 也早丰下,岁晚未可量。”清 袁枚《随园随笔·术数》:“相术最古,左氏‘穀 也丰下’一语,为相法权舆。荀子 非之。”⒉谓后部大。明 宋濂《奉制撰蟠桃核赋》:“鋭首耸兮尖岑,丰下椭兮坠星。”明 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文太史 得古端砚,鋭首丰下,形如覆盆。”
    • 14.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15.
      倨傲鲜腆释义:倨傲鲜腆一语出自宋代苏轼的《留侯论》。 字面含义是傲慢而缺少善意的意思。
    • 16.
      偕隐释义:一起隐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后代诗文中“偕隐”一语,是用 东汉 鲍宣 桓少君 夫妇同归乡里的典故。清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使尔夫幸偕隐之有人,期没齿而无憾。”郁达夫《寄内》诗之一:“青山红粉两蹉跎,偕隐名山计若何?”参见“鹿车”。
    • 17.
      兀首释义:头发脱落。形容年老。清 周亮工《祭靖公弟文》:“士人穷年兀首,求一语足流传,弗可得。”
    • 18.
      克的释义:谓一语中的。
    • 19.
      创辟释义:⒈开拓。清 冯班《钝吟杂录·正俗》:“陈子昂 崛起於数百年后,直追 阮公,创闢古诗,唐 诗遂有两体。”李大钊《今与古》:“妨阻过去的过失,即是创辟将来的希望。”⒉犹创新。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是篇题目虽似迂阔,而意义实多创闢。”清 薛福成《宁波府学记》:“此篇按时与地立言,乃无一语不创闢,无一笔不俊雅。”
    • 20.
      利益均沾释义: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侵略 中国 的手段之一。 如1843年 英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 英国 一律均沾。”1844年 美国 强迫 清 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 英 美 两国有权享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 中国 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并且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 中国 侵略的借口。沾,也写作“霑”。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烟臺 条款,德 人藉 英 之力霑利多矣,今復以修约而诛求无已,而 英 人亦乘间而导之,合力以谋之,此皆利益均霑一语阶之厉也。”

一语造句

1.班会上,王老师一语中的指出了班集体存在的问题。

2.张老师说话总喜欢一语双关。

3.王老师一语破的指出了问题的要害。

4.要不是他一语道破,人们根本就不知她的用意。

5.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到他闭口无言。

6.王老师在会议上的发言常常单刀直入,一语中的。

7.这位政治家目光如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往往一语中的。

8.她隐藏很久的秘密,一旦被人一语道破,怎会自在?

9.有人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真是一语破的。

10.老王是个爽快人,他不顾旁人眼色,一语道破玄机。

11.她隐藏很久的祕密,一旦被人一语道破,怎会自在?

12.你的话真是一语破的,把问题的症结准确地指出来了。

13.小蔡一语道破光华商家的订价策略。

14.他的话真是一语破的,一下就说到实质上。

15.他好像有心电感应似的,一语道破了我的想法。

16.真是一语破的,一句话就把他玩的那个鬼把戏揭了个底朝天。

17.犯人的作案计画被警方一语道破,使得他哑口无言。

18.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

19.名侦探一语道破嫌犯的手法,使他俯首认罪。

20.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一语(yi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语是什么意思 一语读音 怎么读 一语,拼音是yì yǔ,一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