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蘠 东蘠的意思
dōngqiáng

东蘠

简体东蘠
繁体東蘠
拼音dōng qiáng
注音ㄉㄨㄥ ㄑ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qiáng, ◎ 〔蘠蘼(mí)〕蔷薇。

基本含义

形容植物生长得茂盛、繁荣。

东蘠的意思

东蘠 [dōng qiáng]

1. 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

东蘠 引证解释

⒈ 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
明 胡侍 《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凉、并、乌丸 地。’《魏书》:‘ 乌丸 地宜东墙。’余意一物:‘东蘠’讹为‘登厢’,又讹为‘登粟’耳。”


东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墙释义:⒈东边的墙垣。⒉即东蘠。
    • 2.
      东廧释义:即东蘠。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东廧》。参见“东蘠”。
    • 3.
      东蔷释义:即东蘠。
    • 4.
      东蘠释义: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明 胡侍《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凉、并、乌丸 地。’《魏书》:‘乌丸 地宜东
    • 5.
      埤湿释义:⒈低湿的地方。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⒉低洼潮湿。《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三年》:“使説 曹操 以 许 下埤湿,雒阳 残破,宜徙都 鄄城 以就全实。”
    • 6.
      沙米释义:草本植物东蘠的子。多生长于沙地,可以做饭,因名。元 成廷珪《送潘仲明之泰兴》诗:“年丰沙米贱,江近网鱼鲜。”明 胡侍《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

东蘠(dongq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蘠是什么意思 东蘠读音 怎么读 东蘠,拼音是dōng qiáng,东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