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春王 春王的意思
chūnwáng

春王

简体春王
繁体
拼音chūn wáng
注音ㄔㄨㄣ ㄨ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n,(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4) 姓。

wáng 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组词】: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组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组词】: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例句】: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组词】:王天下。王此大邦。

基本含义

春天的王者,指春天的盛世或春天的象征。

春王的意思

春王 [chūn wáng]

1. 指正月。按《春秋》体例,鲁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正月。

春王 引证解释

⒈ 指正月。按《春秋》体例, 鲁 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正月。

《春秋·定公元年》:“元年春王。”
杜预 注:“公之始年不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
汉 班固 《东都赋》:“春王三朝,会同 汉 京。”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鲁定公 元年春王不言正月者,《春秋》以其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后君不得正其始,故曰定无正也。”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宦成》:“我想春王伊始,猛虎横行,咎归令尹。”


春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盟释义:⒈请求参加盟约。 《春秋·僖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衞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 盟于 洮。郑伯 乞盟。”⒉向敌国求和。《新唐书·北狄传·契丹》:“契丹 乃乞盟,献良马求牧地,仁恭 许之。”宋 陆游《德勋庙碑》:“河 洛 将平,虏畏乞盟。”
    • 2.
      体元居正释义: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 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晋 杜预 注:“隐公 之始年,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孔颖达 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新唐书·刘蕡传》:“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
    • 3.
      复正释义:恢复正规;恢复正统。《穀梁传·昭公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贵復正也。”范宁 注:“鲁,次国,旧二军,襄 十一年立三军,今毁之,故曰復正。”《天地会诗歌·单人匹马走天庭》:“单人匹马走天庭,恨杀蛮夷灭了 清;但得 大明 再復正,要把胡人一扫平。”
    • 4.
      春王园释义:见“春王圃”。
    • 5.
      春王圃释义:古苑囿名。又名“春王园”,在 晋 代 洛阳宫 中。
    • 6.
      春王释义:指正月。按《春秋》体例,鲁 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正月。《春秋·定公元年》:“元年春王。”杜预 注:“公之始年不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汉 班固《东都赋》:“春王三朝,会同 汉 京。”《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鲁定公 元年春王不言正月者,《春秋》以其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后君不得正其始,故曰定无正也。”清 蒋士铨《临川梦·宦成》:“我想春王伊始,猛虎横行,咎归令尹。”
    • 7.
      朝正释义: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杨伯峻 注:“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唐 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
    • 8.
      甲氏释义:春秋 时 赤狄 族的一支。居地在今 河北省 曲周县 一带,后为 晋 所并。《春秋·宣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 人灭 赤狄甲氏 及 留吁。”杜预 注:“甲氏 留吁,赤狄 别种。”
    • 9.
      肆眚释义:宽赦罪人。《春秋·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杜预 注:“赦有罪也。”《后汉书·王符传》:“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姦轨炽,而吏不制,宜数肆眚以解散之。’此未昭政乱之本源,不察祸福之所生也。”唐 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肆眚措刑,涤瑕荡秽,凡有圆首,纳於欢心。”宋 苏辙《明堂贺表》:“明堂礼毕大赦天下者,饗帝尊亲,古今之大典;推恩肆眚,天地之至仁。”
    • 10.
      郊牛释义:古帝王郊祭时尚未卜日祭祀的牛。《春秋·宣公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杨伯峻 注:“郊祭必先择牛而卜之,吉则养之,然后卜郊祭之日。未卜日以前谓之牛,既卜日之后改曰牲……此曰‘郊牛’,是尚未卜日可知。”

春王(chun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春王是什么意思 春王读音 怎么读 春王,拼音是chūn wáng,春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春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