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借助 借助的意思
jièzhù

借助

简体借助
繁体
拼音jiè zhù
注音ㄐㄧㄝˋ ㄓ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组词】: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组词】:借钱给人。(3) 假托。【组词】: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4) 依靠。【组词】:凭借。借势。

zhù chú,(1) 帮助协同,辅佐。【组词】: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 )。爱莫能助。(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 古同“锄”,除去。

基本含义

指借助外力或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借助的意思

借助 [jiè zhù]

1. 凭借别人或事的帮助以达到目的。

寡君是以愿借助焉。——《左传·襄公四年》
借助他的指导,我才自修完了大学课程。

[draw support from; have the aid of;]

借助 引证解释

⒈ 取得别的人或事物的帮助。

《左传·襄公四年》:“鄫 无赋於司马,为执事朝夕之命敝邑,敝邑褊小,闕而为罪,寡君是以愿借助焉。”
杜预 注:“借 鄫 以自助。”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困於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
毛泽东 《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国语词典

借助 [jiè zhù]

⒈ 依靠他人或他物的帮助。

《左传·襄公四年》:「鄫无赋于司马,为执事朝夕之命敝邑,敝邑褊狭,阙而为罪,寡君是以愿借助焉。」
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


借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依靠释义:⒈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依靠群众。 依靠组织。⒉可以依靠的人或东西:女儿是老人唯一的依靠。
    • 2.
      凭借释义:依靠:他们的成功主要是凭借集体的智慧。

借助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独自释义:就自己一个人;单独地:独自玩耍。 就他一人独自在家。

借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假外求释义:假:借用,利用。不假外求:不必借助外部力量,不必向外部去求什么。
    • 2.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3.
      不假雕琢释义:不必借助精雕细琢。 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
    • 4.
      亮骚释义:地方俗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摆谱”或“显派”或“臭美”之类的。 亮骚有多种方式,最为常用的是借助于身外物来亮。
    • 5.
      仗赖释义:倚仗,借助。
    • 6.
      以酒浇愁释义: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 7.
      仰借释义:依靠,借助。
    • 8.
      倒拔释义:⒈谓树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 ⒉谓背转着身子借助腰部的力量拔取东西。
    • 9.
      借刀杀人释义: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 10.
      借助释义:靠别的人或事物的帮助:要看到极远的东西,就得借助于望远镜。
    • 11.
      借听于聋释义:借;借助。 借助于耳聋的人打探消息。比喻找错了求教的对象。
    • 12.
      借资释义:⒈谓利用别人的某种心理,作为自己进身之资。⒉指借用,取资。⒊借助,凭借。
    • 13.
      假助释义:借助。 《左传·昭公十一年》:“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凶恶而降之罚也。”杨伯峻 注:“假疑借为嘏,《广韵》:‘福也。’若如字读,即假手助伐 蔡 於不善之 楚 君,亦通。”
    • 14.
      假器释义:⒈借与器物。《左传·昭公七年》:“晋 人来治 杞 田,季孙 将以 成 与之。谢息 为 孟孙 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宋 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伏念 巩 才无远用,学殆小知,误蒙假器之恩,愧乏当官之効。”⒉借助于器物。晋 成公绥《啸赋》:“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 15.
      假手于人释义: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 16.
      假手旁人释义: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 17.
      假气释义:借助气势。
    • 18.
      假物为用释义:借助外物,为自己所用。
    • 19.
      假藉释义:亦作“假耤”。凭藉;借助。
    • 20.
      假越救溺释义:假:借助;溺:被水淹。原指到很远的越国请善游水的人来救溺水的孩子。比喻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借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假外求释义:假:借用,利用。不假外求:不必借助外部力量,不必向外部去求什么。
    • 2.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3.
      不假雕琢释义:不必借助精雕细琢。 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
    • 4.
      亮骚释义:地方俗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摆谱”或“显派”或“臭美”之类的。 亮骚有多种方式,最为常用的是借助于身外物来亮。
    • 5.
      仗赖释义:倚仗,借助。
    • 6.
      以酒浇愁释义: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 7.
      仰借释义:依靠,借助。
    • 8.
      倒拔释义:⒈谓树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 ⒉谓背转着身子借助腰部的力量拔取东西。
    • 9.
      借刀杀人释义: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 10.
      借助释义:靠别的人或事物的帮助:要看到极远的东西,就得借助于望远镜。
    • 11.
      借听于聋释义:借;借助。 借助于耳聋的人打探消息。比喻找错了求教的对象。
    • 12.
      借资释义:⒈谓利用别人的某种心理,作为自己进身之资。⒉指借用,取资。⒊借助,凭借。
    • 13.
      假助释义:借助。 《左传·昭公十一年》:“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凶恶而降之罚也。”杨伯峻 注:“假疑借为嘏,《广韵》:‘福也。’若如字读,即假手助伐 蔡 於不善之 楚 君,亦通。”
    • 14.
      假器释义:⒈借与器物。《左传·昭公七年》:“晋 人来治 杞 田,季孙 将以 成 与之。谢息 为 孟孙 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宋 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伏念 巩 才无远用,学殆小知,误蒙假器之恩,愧乏当官之効。”⒉借助于器物。晋 成公绥《啸赋》:“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 15.
      假手于人释义: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 16.
      假手旁人释义: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 17.
      假气释义:借助气势。
    • 18.
      假物为用释义:借助外物,为自己所用。
    • 19.
      假藉释义:亦作“假耤”。凭藉;借助。
    • 20.
      假越救溺释义:假:借助;溺:被水淹。原指到很远的越国请善游水的人来救溺水的孩子。比喻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借助造句

1.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倦了,也许是疲惫了,想借助酒精让自己进入梦境,但却让我在这个不知年月的夜晚兴奋了许多,但却不是快乐,这可能就是寂寞中的寂寞。

2.只有借助空气的浮力鸟儿才能飞翔。

3.那些贫穷的孩子们只能借助路灯微弱的光线学习。

4.只要在我心身透支时,有一双温暖的手向我伸出,我便能借助这一臂之力走出困境。

5.狡猾的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6.借助这次活动的影响,李文成功地竞选上了班长。

7.要想观测月球上的环行山,就得借助天文望远镜。

8.盲人画家借助一枝笔和一双根本看不见的眼睛,实现了把美好与光明,残障和健全完美展现的愿望。

9.描写爱情的哲理诗,也不乏名篇,不过这类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来表现感情的。

10.借助新闻媒介扩大影响。

11.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不说话。

12.借助网络,流淌着快乐的心情;借助文字,飘逸着未来的憧憬;借助键盘,传递着思念的心声。

13.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所做的斗争。

14.企业借助黑人街头文化销售潮流产品,比如运动鞋。

15.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有意识强化一个动作,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而一旦形成习惯,它又可以不借助思考,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种行为。

借助(jie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借助是什么意思 借助读音 怎么读 借助,拼音是jiè zhù,借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借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