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手格 手格的意思
shǒu

手格

简体手格
繁体
拼音shǒu gé
注音ㄕㄡˇ ㄍ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gé gē,(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组词】:格子纸。方格儿布。(2) 法式,标准。【组词】: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 表现出来的品质。【组词】: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 阻碍,隔阂。【组词】:格格不入。(5) 击,打。【组词】:格斗。格杀。(6) 推究。【组词】:格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组词】:格于上下。(9) 感通。【组词】:格于皇天。(10) 变革,纠正。【组词】:格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基本含义

手掌相对,互相握手。

手格的意思

手格 [shǒu gé]

1. 徒手格击。

手格 引证解释

⒈ 徒手格击。

《史记·殷本纪》:“﹝ 紂 ﹞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乎乃使 专诸 之伦,手格此兽。”
吕向 注:“手格,谓徒手击之。”
《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手格猛兽。”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潼关 初溃散,万乘犹辟易。偏裨无所施,元帅见手格。”
鲁迅 《华盖集·这回是“多数”的把戏》:“凡这些,从现在的‘通品’看来,大约都是谬种,应该派‘在 德国 手格盗匪数人’,立功海外的英雄 刘百昭 去剿灭他们的罢。”


手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徒手释义:空手(不拿器械):徒手操。徒手格斗。
    • 2.
      手格释义:徒手格击。
    • 3.
      格物致知释义: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 4.
      空手道释义: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是日本的一种拳术,源于中国少林寺的技击。不使用任何武器,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徒手格斗。以击、打、踢三种基本技术为核心,构成各种攻防技术。

手格(shoug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手格是什么意思 手格读音 怎么读 手格,拼音是shǒu gé,手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手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