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 [sōng shí]
1. 松与石。借指山林。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松的化石。
松石 引证解释
⒈ 松与石。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
⒉ 借指山林。
引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
⒊ 松的化石。
引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 苏颂 曰:“今 处州 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
⒋ 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
引《诗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 卓玛 的松石耳环。”
松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松石释义:⒈松与石。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唐 宋之问《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唐 李白《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⒉借指山林。唐 宋之问《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⒊松的化石。宋 沉括《梦溪笔谈·异事》:“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
- 2.
泉扃释义:⒈墓门。亦指阴曹地府。南朝 梁 江淹《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宠煇泉扃,恩凝松石。”宋 陆游《傅正议墓志铭》:“抱才不试归泉扃,二妙山立尚典刑。”《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冥王﹞以一白简书云:‘右仰普掠狱官,即启狴牢,引此儒生,徧观泉扃报应,毋得违错。’”⒉借指冥间死者。《旧唐书·郑畋传》:“伏冀特加赠諡,以慰泉扃。”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一:“六十餘年,幽枉无诉,宜霑沛泽,用慰泉扃。”
- 3.
碧鵶犀释义:亦作“碧牙西”。亦作“碧霞璽”。宝石名。电气石的一种,质如水晶,透明。有红黄紫等色。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昂;緑松石,碧鵶犀,价皆至贵,今则日减。”清 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二:“碧牙西近灯火,红色便减。”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盖玩好之物,风尚不同。乾隆 间重珊瑚,贱碧霞璽,后又重碧霞璽。”
- 4.
脚子油释义:由疏松石蜡发汗得出的油。
- 5.
莺友释义:《诗·小雅·伐木》有“伐木丁丁,鸟鸣嚶嚶……嚶其鸣矣,求其友声”之句,后人遂以“鶯友”比喻好友。唐 李商隐《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诗:“若向南臺见鶯友,为传垂翅度春风。”元 王逢《题朱松石左辖归来堂》诗:“鹤孙影跨松閒石,鶯友声过柳外墙。”
- 6.
蒨蒨释义:⒈鲜明;鲜艳。《文选·束晳<补亡诗·白华>》:“蒨蒨士子,涅而不渝。”李善 注:“蒨蒨,鲜明之貌。”唐 皎然《观裴秀才松石障歌》:“何年蒨蒨苔黏跡,几夜潺潺水击痕。”宋 梅尧臣《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之一:“摇摇墙头花,蒨蒨有好色。”⒉茂盛。晋 湛方孙《庭前植稻苗赞》:“蒨蒨嘉苗,擢擢堦侧。”唐 韩愈《庭楸》诗:“夜月来照之,蒨蒨自生烟。”
- 7.
赤松子释义: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閒事,欲从 赤松子 游耳。”司马贞 索隐引《列仙传》:“神农 时雨师也,能入火自烧,崑崙山 上随风雨上下也。”《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赤诵子 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高诱 注:“赤诵子,上谷 人也,病癘入山,导引轻举。”《汉书·古今人表》:“赤松子,帝嚳 师。”宋 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赤松子 者,炎帝 之诸侯也,既耄,移老 襄城,家于石室……《神仙传》云:‘赤松子 者,服水玉,神农 时
- 8.
郑燮释义: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门而罢官。为“扬州八怪”之一。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著有《板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