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1)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组词】:二斤。斤斤(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如“斤斤计较”)。(2) 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组词】:斧斤。
jīn,(1)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组词】:二斤。斤斤(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如“斤斤计较”)。(2) 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组词】:斧斤。
1. 明察的样子。
例斤斤其明。——《诗·周颂·执竞》
平津侯斤斤。——《汉书·叙传》。注:“明察也。”
英[ clear; ]
2. 指过分用心于琐碎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例斤斤计较。
英[ haggle over every ounce; ]
⒈ 明察。
引《诗·周颂·执竞》:“自彼 成 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毛 传:“斤斤,明察也。”
陆德明 释文:“斤,纪覲反。”
《汉书·叙传下》:“平津 斤斤,晚躋 金门。”
颜师古 注:“斤斤,明察也。”
⒉ 拘谨;谨慎。
引《后汉书·吴汉传》:“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於体貌。”
《晋书·孔严传》:“临朝斤斤,每欲深根固本,静边寧国耳。”
《明史·郑岳刘玉等传赞》:“斤斤奉职,所至以治办闻,殆列卿之良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婢颇风格,既熟,颇以眉目送情。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跌。”
⒊ 过分着意。
引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邪?”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高帝》:“天子斤斤然以积聚貽子孙,则贫必在国。”
林纾 《与姚叔节书》:“故拾其所闻以相语,非斤斤与此辈争短长。”
冰心 《我的择偶条件》:“像你这样的斤斤于小节,只有让你自己再变成为一个女人,来配你自己罢。”
⒈ 明察。
引《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毛传:「斤斤,明察也。」
⒉ 谨慎。
引《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
《聊斋志异·卷一二·锦瑟》:「婢颇风格,既熟,颇以眉目送情。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跌。」
⒊ 每一细小处,或对于每一细小处。
例如:「斤斤爱惜」、「斤斤于小节」。
1.这座居民楼,邻里间一向相处融洽和睦,你来我往,互相帮助,从来不会为某些事情而斤斤计较。
2.他是个生意人,斤斤较量的不足为奇。
3.时而高谈阔论不着边际,时而又斤斤计较显得过于实际。
4.争长论短的近义词有争多论少、斤斤计较。
5.晓红宽宏大量,从不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们斤斤计较。
6.别再为那件小事斤斤计较了。
7.大家不要为了小事而斤斤计较。
8.在这点小事上斤斤计较,真没意思。
9.那个领导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而不顾全局的利益,真是惜指失掌,鼠目寸光。
10.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最好不要斤斤计较。
11.他是个做生意的人,少不了养成斤斤较量的习惯。
12.斤斤计较,一毛不拔,视财如命。地不爱宝,算盘脑袋,慷慨输将,见钱如命,铁公鸡。一毛不拔。
1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事上要寸土不让,小事上不必斤斤计较,而要尽可能地宽容理解。
14.应该说交了损友,信错了人。酒后之言岂能斤斤计较,戏谑之言岂能当真。
15.一个坚强的性格,它的光芒特别能吸引青年,因为青年是只斤斤子感觉而不喜欢行动的。
16.这些琐碎的小事,我们不要斤斤计较。
17.杨东是一个豁达的人,不爱斤斤计较。
18.哥哥的度量很大,从不和别人斤斤计较。
19.他总是对于他的所得斤斤计较,而吝啬于付出任何东西。
20.他个宽宏大量的人,是不会在一点小事上斤斤计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