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约 [hūn yuē]
1. 男女双方对婚姻的约定。
英[ contract to marry; engagement; ]
2. 有法定资格订婚者之间的正式订婚。
英[ sponsalia; ]
婚约 引证解释
⒈ 男女双方对婚姻的约定。
引宋 皇都风月主人 《绿窗新话·崔娘子死为柳妻》:“小娘子不乐适 王 家,夫人是以偷成婚约,君可两三日就礼事。”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他不想毁掉了婚约,同时又不愿女儿嫁个无职无钱的穷光蛋。”
国语词典
婚约 [hūn yuē]
⒈ 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订的约定。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讨求朝廷奉写一纸婚约,待敝友们都押了花字,一同做个证见。」
婚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星约释义:犹言婚约。
- 2.
下插定释义:订婚时将插戴的首饰送到女家作为婚约的信物。
- 3.
割臂之盟释义: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4.
割臂盟释义:⒈春秋 时,鲁庄公 爱大夫 党氏 的女儿 孟任,答应娶她为夫人。孟任 于是“割臂盟公”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后因称男女相爱,私下订立婚约为“割臂盟”。《花月痕》第五二回:“漫只説鸳鸯交颈,好与你割臂同盟。”⒉指庄重的盟誓。《新唐书·李嗣业传》:“与诸将割臂盟,曰:‘所过郡县,秋毫不可犯。’”
- 5.
割臂盟公释义: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6.
割襟之盟释义: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 7.
同议释义:⒈一同商议。《宋史·职官志一》:“开宝 六年,始詔 居正、餘庆 於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儒林外史》第二回:“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这庵里来同议。”⒉特指中人,为双方介绍、作证之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立婚约 金声。同议友人 张安国 李文才。”
- 8.
啮臂盟释义:⒈男女相爱订立的婚约。⒉齧臂盟:咬臂出血为誓,表示诚信。
- 9.
娉命释义:男方遣媒问名和女方家长许婚。借指缔结婚约的程序。
- 10.
媒证释义:⒈见“媒证”。⒉亦作“媒証”。婚约。⒊婚姻介绍人。
- 11.
悔亲释义:订婚后一方毁弃婚约。
- 12.
悔婚释义:订婚后一方废弃婚约。
- 13.
指腹为亲释义:旧时包办婚姻的一种。双方尚在胎中,由父母预定,如为一男一女,即成立婚约。《魏书·王宝兴传》:“初,宝兴 母及 遐 妻俱孕,浩 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亦作“指腹为婚”。宋 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婚仪》:“世俗好於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亦有指腹为婚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因为 李社长 与 刘 家交厚,从未生时指腹为婚。”《红楼梦》第六四回:“﹝ 张华 父﹞因与 尤老娘 前夫相好,所以将 张华 与 尤二姐 指腹为婚。”《广西壮族文学》第二编第四章:“﹝ 毛红 和 玉音 ﹞在他们
- 14.
指腹为婚释义: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 15.
指腹割衿释义:指腹,谓指腹为婚;割衿,谓割取幼儿衣襟为信物,预定婚约。《元史·刑法志二》:“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亦作“指腹裁襟”。明 汤显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説到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参见“指腹为亲”。
- 16.
指腹成亲释义: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 17.
改聘释义:⒈谓解除原婚约,另与他人定婚。⒉改变聘任职务。
- 18.
显状释义:指公开确定的婚约。《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房玄龄 等奏称:‘许嫁 陆氏,无显状,大礼既行,不可中止。’爽 亦表言初无婚姻之议。”
- 19.
暗约私期释义:约、期:约定。暗地里私自互相定约。旧指青年男女相爱,暗定下婚约。也指男女不正当交往。,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
- 20.
月书赤绳释义:月书:月下老人的婚书;赤绳:月下老人用以牵系婚姻的红绳。指已定下的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