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文 [bèi wén]
1. 具备文饰。
3. 准备文件。
备文 引证解释
⒈ 具备文饰。
引《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
《宋书·武帝纪下》:“七庙备文,率由令范。”
⒉ 准备文件。
引政务院《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备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详释义:旧时属下备文向上司呈报叫“上详”。
- 2.
入文出武释义: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3.
具发释义:备文揭发。
- 4.
具奏释义:备文上奏。 《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京察之制,三品京堂由部开列事实具奏。”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康熙 三十九年七月,内阁奉上諭:‘各省学道原不差遣翰林官员,嗣后各省学道宜将翰林官员一并差遣,尔等与翰林院会议具奏。’”
- 5.
具告释义:⒈详细告诉。《史记·刺客列传》:“严仲子 具告曰:‘臣之仇 韩 相 侠累,侠累 又 韩 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⒉备文告发。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杂记》:“七年冬,﹝ 郑之惠 ﹞有病閒住,被参未结。盐蠹 赵文渊 具告,反噬公。”
- 6.
具报释义:备文上报。
- 7.
具狱释义:⒈备文定案。⒉据以定罪的全部案卷。
- 8.
具疏释义:备文分条陈述。
- 9.
具文释义:⒈空文,指空有形式而无实际意义。《汉书·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⒉备文:具文申请。
- 10.
具领释义:备文领取。
- 11.
兼资释义:谓兼具两种资质;具备文武全才。
- 12.
填具释义:填写具呈。 《新华月报》1950年第8期:“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指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的发掘)之团体,应依下列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 13.
备乐释义:指具备文德、尽善尽美的音乐。《左传·成公十二年》:“貺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郑玄 注:“乐以文德为备,若《咸池》者。孔子 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14.
备文释义:⒈具备文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宋书·武帝纪下》:“七庙备文,率由令范。”⒉准备文件。政务院《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 15.
条上释义:谓备文向上陈述。 《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后汉书·袁安传》:“安 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宋 苏轼《与孙知损运使书》:“策无良於此者矣,所条上数事亦甚稳帖。”清 陈梦雷《李葆甫传》:“里中有执政家居者,先生条上便宜十餘事,皆中当世切务,执政者异之,而时事已不可为矣。”
- 16.
理合释义:旧时公文用语。 按理应当:理合备文呈请备案。
- 17.
申详释义:向上级官府详细呈报。《唐六典·刑部》:“凡有冤滞不申欲诉理者……至尚书省左右丞为申详之。”《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 武相公 老太太节孝的事,你作速办妥了,以便备文申详。”清 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越二年,申详大宪,奏请增广文武学额。”
- 18.
详覆释义:⒈详议审察。唐 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臣昨奉三月一日敕,令往 剑南 东川 详覆 瀘川 监官 任敬仲 赃犯。”《宋史·刑法志一》:“建隆 三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覆。”清 谭嗣同《农学会会友办事章程》:“凡受访查考究之嘱託者,应请详覆。”⒉上详回复。《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事,弟也只得备文书详覆上去,看大人意思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