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身 [chì shēn]
1. 不穿衣服,裸露身子。
例洗完澡赤身不要太久,小心着凉。
英[ naked; ]
2. 指毫无牵挂。
例赤身一人。
英[ a perosn who has nothing; ]
赤身 引证解释
⒈ 光着身体。
引宋 梅尧臣 《鸟毁燕巢》诗:“赤身无羽翼,肠断彼雌雄。”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他们觉得赤身底羞耻,就向乐园里底树借叶子围身。”
⒉ 形容身无钱财。
引清 王省山 《奉檄调赴军营途中杂书》诗:“金银既攫去,赤身伏荒郊。”
古立高 《隆冬》第一章:“他虽然已赤身净光,一无所有了,但捉弄穷人、坑害百姓的鬼魔道还是不少。”
国语词典
赤身 [chì shēn]
⒈ 身体裸露,一丝不挂。也作「赤身裸体」、「赤身露体」。
引《福惠全书·卷一五·刑名部·自尽》:「露体赤身,罔知羞耻。」
近裸体
赤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丝不挂释义:形容赤身裸体。
- 2.
倮体释义:裸体,赤身露体。
- 3.
倮露释义:赤身露体。
- 4.
同浴讥裸释义: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 5.
寸丝不挂释义:原为佛家语,比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
- 6.
槃礴释义:⒈箕踞而坐。《庄子·田子方》:“宋元君 将画图……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无惧惮。”宋 王安石《虎图》诗:“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⒉引申为傲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项斯》:“槃礴宇宙,戴蓟花冠,披鹤氅,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吟细酌,凡如此三十餘年。”⒊亦作“槃薄”。盘踞地上。《晋书·五行志中》:“洛阳宫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后如傴人,槃薄不可掘。”唐
- 7.
白身释义:⒈白色的身躯。 ⒉光身;赤身。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二更后,月明如昼,砌虫唧唧,夜气清凉,闻院内履声藉藉。公子白身起,穴窗外窥,隐隐见一少男一幼女,对坐花臺畔。”⒊即白身人。唐 徐凝《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诗:“一生所遇唯 元 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宋 钱易《南部新书》壬:“令狐楚 为 桂府 白身判官,七八年奏官不下。”元 张可久《柳营曲·又答》曲:“念我白身,误却青春。”明 王錂《寻亲记·报捷》:“知他有着荷衣分,知他是依旧白身。”清 平步青《霞外攟
- 8.
秃露释义:赤身显露。
- 9.
窃脂释义:⒈鸟名。即桑鳸。《尔雅·释鸟》:“桑鳸,窃脂。”郭璞 注:“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古之帝王,其必为善,如火之必热,水之必寒。其不为不善,如騶虞之不杀,窃脂之不穀。”清 钱谦益《寒食后雨不止书示邻里》诗:“今年寒食真无火,何处烟花别有春?呼妇鳩还勤过我,窃脂雀亦窘如人。”⒉传说中的一种鸟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 崌山 ……有鸟焉,状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袁珂 校注:“郭璞 云:‘今呼小青雀曲觜肉食者为窃脂,疑非此也。’郝懿行
- 10.
缢女释义:蝶类的蛹。又名蚬。头赤身黑。幼虫常吐丝自悬,故名。见《尔雅·释虫》、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三。
- 11.
臝行释义:赤身露体行走。
- 12.
臝裎释义:赤身露体。
- 13.
裸体释义:光着身子:裸体画。赤身裸体。
- 14.
裸肤释义:犹言赤身露体。
- 15.
裸袒释义:赤身露体。
- 16.
裸裎释义:⒈赤身露体。⒉裸露,无遮盖。
- 17.
裸裼释义:赤身露体。
- 18.
裸逐释义:相传 商纣王 穷奢极欲,“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赤身裸体,追逐其间。事见《史记·殷本纪》。
- 19.
赤光光释义:〈方〉一丝不挂;赤身裸体。
- 20.
赤淋淋释义:⒈赤身露体,无衣着貌。 ⒉犹言血淋淋。
赤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丝不挂释义:形容赤身裸体。
- 2.
倮体释义:裸体,赤身露体。
- 3.
倮露释义:赤身露体。
- 4.
同浴讥裸释义: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 5.
寸丝不挂释义:原为佛家语,比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
- 6.
槃礴释义:⒈箕踞而坐。《庄子·田子方》:“宋元君 将画图……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无惧惮。”宋 王安石《虎图》诗:“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⒉引申为傲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项斯》:“槃礴宇宙,戴蓟花冠,披鹤氅,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吟细酌,凡如此三十餘年。”⒊亦作“槃薄”。盘踞地上。《晋书·五行志中》:“洛阳宫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后如傴人,槃薄不可掘。”唐
- 7.
白身释义:⒈白色的身躯。 ⒉光身;赤身。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二更后,月明如昼,砌虫唧唧,夜气清凉,闻院内履声藉藉。公子白身起,穴窗外窥,隐隐见一少男一幼女,对坐花臺畔。”⒊即白身人。唐 徐凝《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诗:“一生所遇唯 元 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宋 钱易《南部新书》壬:“令狐楚 为 桂府 白身判官,七八年奏官不下。”元 张可久《柳营曲·又答》曲:“念我白身,误却青春。”明 王錂《寻亲记·报捷》:“知他有着荷衣分,知他是依旧白身。”清 平步青《霞外攟
- 8.
秃露释义:赤身显露。
- 9.
窃脂释义:⒈鸟名。即桑鳸。《尔雅·释鸟》:“桑鳸,窃脂。”郭璞 注:“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古之帝王,其必为善,如火之必热,水之必寒。其不为不善,如騶虞之不杀,窃脂之不穀。”清 钱谦益《寒食后雨不止书示邻里》诗:“今年寒食真无火,何处烟花别有春?呼妇鳩还勤过我,窃脂雀亦窘如人。”⒉传说中的一种鸟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 崌山 ……有鸟焉,状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袁珂 校注:“郭璞 云:‘今呼小青雀曲觜肉食者为窃脂,疑非此也。’郝懿行
- 10.
缢女释义:蝶类的蛹。又名蚬。头赤身黑。幼虫常吐丝自悬,故名。见《尔雅·释虫》、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三。
- 11.
臝行释义:赤身露体行走。
- 12.
臝裎释义:赤身露体。
- 13.
裸体释义:光着身子:裸体画。赤身裸体。
- 14.
裸肤释义:犹言赤身露体。
- 15.
裸袒释义:赤身露体。
- 16.
裸裎释义:⒈赤身露体。⒉裸露,无遮盖。
- 17.
裸裼释义:赤身露体。
- 18.
裸逐释义:相传 商纣王 穷奢极欲,“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赤身裸体,追逐其间。事见《史记·殷本纪》。
- 19.
赤光光释义:〈方〉一丝不挂;赤身裸体。
- 20.
赤淋淋释义:⒈赤身露体,无衣着貌。 ⒉犹言血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