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持身 持身的意思
chíshēn

持身

简体持身
繁体
拼音chí shēn
注音ㄔˊ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í,(1) 拿着,握住。【组词】:持笔。持枪。持牢(把稳)。(2) 遵守不变。【组词】: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3) 主张,掌管。【组词】: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4) 对待,处理。【例句】: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5) 扶助。【组词】:支持。撑持。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持身的意思

持身 [chí shēn]

1. 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

持身严格。

[exercise proper restraints;]

持身 引证解释

⒈ 立身;修身。 《列子·说符》:“子列子 学於 壶丘子林。

壶丘子林 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汉 刘向 《说苑·杂言》:“怵於待禄,慎於持身。”
宋 苏轼 《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於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 《淘金记》二一:“这个从来点滴不沾、持身严格的半老妇人,喜欢喝点酒了。”


国语词典

持身 [chí shēn]

⒈ 修治其身。

《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于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持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籍释义:乐户的名籍。 古时官妓属乐部,故称。亦指乐户或官妓。唐 杜牧《张好好》诗序:“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一折:“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 郑,是这 汴梁 乐籍。”《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当日就唤老鴇过来,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 月仙 除了乐籍。”清 赵翼《高邮吊毛惜惜》诗:“死忠事岂责蛾眉,乐籍偏成此段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可以随便欺负。”
    • 2.
      养怡释义:谓保持身心和乐。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黄节 注:“《説文》:‘怡,和也。’”徐迟《悼念尊敬的郭沫若同志》:“他们(四人帮)剥夺了您的养怡之福,竟然使您不得永年了。”参见“养和”。
    • 3.
      原地踏步释义:指不离开一个地方的情况下,两只脚不断交互上抬的情况。现多用来比喻在学习或工作上没有显著成绩,没进步,也没后退。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平视前方。
    • 4.
      原索动物释义:脊索动物的一个类群。 背部有柔软的脊索,以支持身体。如文昌鱼等。
    • 5.
      均衡释义:平衡:国民经济均衡地发展。走钢丝的演员举着一把伞,保持身体的均衡。
    • 6.
      外求释义:求之于外。 《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委积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南朝 梁 沉约《伤王谌》诗:“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唐 宋之问《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宋 陆游《秋夜纪怀》诗:“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 7.
      小脑释义:脑的一部分。 位于颅腔内大脑半球的后下方。分中间的蚓部和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有协调骨骼肌的运动、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 8.
      尾巴释义:⒈鸟、兽、虫、鱼等动物的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辅助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等。 ⒉某些物体的尾部:飞机尾巴。彗星尾巴。⒊指事物的残留部分:彻底平反冤案,不要留尾巴。⒋指跟踪或尾随在后面的人:甩掉尾巴。⒌指没有主见、完全随声附和的人。
    • 9.
      居敬释义:谓持身恭敬。
    • 10.
      居简释义:谓持身宽略。
    • 11.
      手握释义:一指古人去世下葬时,为保持身体平衡,两只手心里各握有一定的实物;又指手中掌握,谓控制、掌控。
    • 12.
      持后释义:居于后而不争。 古代道家谓如此方能居先。语本《老子》:“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文子·上德》:“老子 学於 常樅,见舌而守柔;仰视屋树,退而目川,观影而知持后。”《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炙毂子·见舌观景》:“老子 学 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列子 学 壶子,观景柱而知持后矣。”
    • 13.
      持己释义:犹持身。 宋 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事母孝,持己约,与人交,尽其义。”《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永恩 性宽易而持己严,袭爵垂五十年,淡泊勤俭,出处有恒。”参见“持身”。
    • 14.
      持身释义:对待自己;要求自己:持身严正。
    • 15.
      腹鳍释义:鱼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 16.
      药物治疗释义:指用一切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物质用于机体疾病,使疾病好转或痊愈,保持身体健康。
    • 17.
      袋鼠释义:哺乳动物。前肢 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粗大,能支持身体。雌的腹部有育儿袋,胎儿发育未完全即生产,在育 儿袋内哺育。以植物为食。分布于澳大利亚。
    • 18.
      谨顺释义:⒈谨慎地顺从。《荀子·劝学》:“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谨顺其身,身犹人也。此谓君子言与不言,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所谓‘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也。”⒉谨慎逊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长豫 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宋 范浚《高府君墓志铭》:“而 栴 亦能持身务学,姁姁谨顺,为克家者。”明 李东阳《徐中书挽诗》序:“先生念其平居谨顺无违志,至每候公退於门,风雨不易者二十年。”
    • 19.
      身器释义:指身体。佛家以身为受诸法之器,故称。《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真实事业品》:“我为任持身器安稳行道,受是段食。”明 汤显祖《书瓢笠卷示沙弥修问三怀》诗:“忽忽十年外,尘集老身器。”
    • 20.
      陀罗尼形释义:指如来万德轮圆具足之总持身。

持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籍释义:乐户的名籍。 古时官妓属乐部,故称。亦指乐户或官妓。唐 杜牧《张好好》诗序:“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一折:“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 郑,是这 汴梁 乐籍。”《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当日就唤老鴇过来,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 月仙 除了乐籍。”清 赵翼《高邮吊毛惜惜》诗:“死忠事岂责蛾眉,乐籍偏成此段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可以随便欺负。”
    • 2.
      养怡释义:谓保持身心和乐。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黄节 注:“《説文》:‘怡,和也。’”徐迟《悼念尊敬的郭沫若同志》:“他们(四人帮)剥夺了您的养怡之福,竟然使您不得永年了。”参见“养和”。
    • 3.
      原地踏步释义:指不离开一个地方的情况下,两只脚不断交互上抬的情况。现多用来比喻在学习或工作上没有显著成绩,没进步,也没后退。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平视前方。
    • 4.
      原索动物释义:脊索动物的一个类群。 背部有柔软的脊索,以支持身体。如文昌鱼等。
    • 5.
      均衡释义:平衡:国民经济均衡地发展。走钢丝的演员举着一把伞,保持身体的均衡。
    • 6.
      外求释义:求之于外。 《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委积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南朝 梁 沉约《伤王谌》诗:“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唐 宋之问《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宋 陆游《秋夜纪怀》诗:“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 7.
      小脑释义:脑的一部分。 位于颅腔内大脑半球的后下方。分中间的蚓部和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有协调骨骼肌的运动、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 8.
      尾巴释义:⒈鸟、兽、虫、鱼等动物的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辅助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等。 ⒉某些物体的尾部:飞机尾巴。彗星尾巴。⒊指事物的残留部分:彻底平反冤案,不要留尾巴。⒋指跟踪或尾随在后面的人:甩掉尾巴。⒌指没有主见、完全随声附和的人。
    • 9.
      居敬释义:谓持身恭敬。
    • 10.
      居简释义:谓持身宽略。
    • 11.
      手握释义:一指古人去世下葬时,为保持身体平衡,两只手心里各握有一定的实物;又指手中掌握,谓控制、掌控。
    • 12.
      持后释义:居于后而不争。 古代道家谓如此方能居先。语本《老子》:“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文子·上德》:“老子 学於 常樅,见舌而守柔;仰视屋树,退而目川,观影而知持后。”《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炙毂子·见舌观景》:“老子 学 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列子 学 壶子,观景柱而知持后矣。”
    • 13.
      持己释义:犹持身。 宋 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事母孝,持己约,与人交,尽其义。”《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永恩 性宽易而持己严,袭爵垂五十年,淡泊勤俭,出处有恒。”参见“持身”。
    • 14.
      持身释义:对待自己;要求自己:持身严正。
    • 15.
      腹鳍释义:鱼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 16.
      药物治疗释义:指用一切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物质用于机体疾病,使疾病好转或痊愈,保持身体健康。
    • 17.
      袋鼠释义:哺乳动物。前肢 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粗大,能支持身体。雌的腹部有育儿袋,胎儿发育未完全即生产,在育 儿袋内哺育。以植物为食。分布于澳大利亚。
    • 18.
      谨顺释义:⒈谨慎地顺从。《荀子·劝学》:“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谨顺其身,身犹人也。此谓君子言与不言,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所谓‘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也。”⒉谨慎逊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长豫 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宋 范浚《高府君墓志铭》:“而 栴 亦能持身务学,姁姁谨顺,为克家者。”明 李东阳《徐中书挽诗》序:“先生念其平居谨顺无违志,至每候公退於门,风雨不易者二十年。”
    • 19.
      身器释义:指身体。佛家以身为受诸法之器,故称。《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真实事业品》:“我为任持身器安稳行道,受是段食。”明 汤显祖《书瓢笠卷示沙弥修问三怀》诗:“忽忽十年外,尘集老身器。”
    • 20.
      陀罗尼形释义:指如来万德轮圆具足之总持身。

持身造句

1.多亲近大自然是维持身心平衡最好的办法。

2.经常洗澡可以保持身体的清洁。

3.走钢丝,最要紧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

4.立党为公讲正气,执政为民讲浩气,严谨持身讲清气,刚直不阿讲勇气,团结共事讲和气,见义勇为讲胆气。

5.今天虽然是劳动节,但也要多多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祝节日快乐,生意兴隆。

6.袋鼠的大尾巴,使它在跳跃时也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7.持身体平衡,别摔倒了!

8.传统中医认为我们需要阴阳调和以保持身体健康。

持身(chi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持身是什么意思 持身读音 怎么读 持身,拼音是chí shēn,持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持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