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休释义:⒈汉 贾谊《新书·退让》:“翟王 使使至 楚,楚王 欲夸之,故饗客於 章华 之臺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南朝 梁 何逊《七召·宫室》:“步三休而未半,途中宿而方迷。”唐 颜真卿《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百里而遥,四山不逼;三休而上,十地方超。”宋 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人八咏·宝峰亭》:“今闻 宝峰 上,縹緲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⒉唐 司空图 晚年以足疾乞退,居 中条山 王官谷,筑亭名“三休”。作文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
- 2.
五言律诗释义:诗体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亦省称“ 五言律 ”、“ 五律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沉约 《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
- 3.
元畅楼释义:楼名。 楼在 浙江 金华,南朝 齐 隆昌 年间 沉约 为之题《八咏诗》,后人更名曰 八咏楼。见《玉台新咏·沉约〈八咏〉》吴兆宜 注。清 赵翼《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诗:“筑室已规 元畅楼,为园更运 到公 石。”
- 4.
八咏楼释义: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婺江 北岸。南朝 齐 太守 沉约 于 隆昌 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宋 至道 中,郡守 冯伉 因 沉约 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 清 代所建。唐 李白、崔颢、宋 李清照,清 吴伟业 等均有题咏。
- 5.
八咏诗释义:南朝 齐 沉约 守 东阳 时,建 元畅楼,并作《登台望秋月》、《会圃临东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珮去朝市》、《被褐守山东》等诗八首,称“八咏诗”。亦省作“八咏”。唐 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诗:“平子 四愁今莫比,休文 八咏自同时。”明 王世贞《答赠张参政钦伯》诗:“萧洒八咏成,悠然片鸿度。”
- 6.
八咏释义:见“八咏诗”。
- 7.
岩岩释义: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高大;高耸。《诗·鲁颂·閟宫》:“泰山 巖巖,鲁 邦所詹。”孔颖达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鲁 之邦境所至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冠嵒嵒其映盖兮,珮綝纚以煇煌。”李周翰 注:“嵒嵒,高貌。”晋 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唐 张说《赠华州刺史杨君碑》:“碑闕嵓嵓,蔽满 华山 之下。”明 唐寅《姑苏八咏》之一:“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
- 8.
沈楼释义:楼名。原名 玄畅楼,又名 八咏楼。后避 清 康熙 玄烨 讳又改为 元畅楼。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婺江 北岸。南朝 齐 隆昌 元年 沉约 为 东阳 太守时所建。崔融、崔颢、严维、李清照 等都曾登楼揽胜,赋留名篇。宋 元 以来迭经毁建,现存建筑系 清 代重建。唐 许浑《送客归兰溪》诗:“众水喧 严瀨,羣峯抱 沉楼。”
- 9.
溟蒙释义:⒈亦作“溟蒙”。小雨貌。元 张昱《船过临平湖》诗:“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方独行前村,天忽阴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⒉昏暗;模糊不清。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上瞻既隐軫,下睇亦溟濛。”《周书·刘璠传》:“縈回兮琐散,暠皓兮溟濛。”唐 郑谷《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诗:“芜湖 春荡漾,梅雨昼溟濛。”明 王韦《阁试春阴诗》:“曙光溟濛露华满,轻云阁日天沉沉。”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阿英《敌
- 10.
琼弁释义:⒈一种饰以琼玉的皮弁。 古时大夫所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 子玉 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杜预 注:“弁以鹿子皮为之。琼,玉之别名。次之以饰弁及缨。”《晋书·江统传》:“大夫有琼弁玉缨,庶人有击钟鼎食。”⒉泛指官员的帽子,或借指官员。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元 陈樵《八咏楼赋》:“琼弁盈牀,玉尘生袜。”明 夏完淳《长歌》:“琼弁玉蕤珮珊珊,蕙橈桂櫂凌迴澜。”
- 11.
窅窕释义:⒈亦作“窅窱”。幽深貌;阴暗貌。宋 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清 厉鹗《东城杂记·庾园》:“复道何逶迆,重门殊窅窱。”⒉宛转曲折貌。唐 韩愈《岐山下》诗:“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林纾《登泰山记》:“律以皴法,类 黄鹤山樵(王蒙),细文麻起,迴復窅窱。”⒊犹窈窕。指美女。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观鬭兽於虎圈,望窅窕於 披香。”
- 12.
邨坞释义:村庄;山村。明 唐寅 《姑苏八咏·桃花坞》:“花开烂漫满邨坞,风烟酷似 桃源 古。”
- 13.
高宴释义:⒈见“高宴”。 ⒉亦作“高讌”。盛大的宴会。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充待詔于 金马,奉高宴于 柏梁。”《隋书·音乐志下》:“载择良辰,式陈高宴。”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清 姚莹《论诗绝句》之三:“高讌陈诗 铜雀台,子桓 兄弟不须猜;胡牀粉髻天人语,独有 思王 八斗才。”
- 14.
高接释义:⒈高高连接。 晋 夏侯湛《禊赋》:“尔乃临清流,背緑柯,云幕高接,丹组四罗。”明 夏完淳《都会八咏·太原》:“高接天关险,恒山 入 晋 难。”⒉谓与地位、声望高的人交往。唐 李群玉《重经巴丘追感》诗:“昔年高接 李膺 欢,日汎仙舟醉碧澜。”
- 15.
黄苇释义:枯黄的芦苇。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岁暮愍衰草》:“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落。山变兮青薇,水折兮黄苇。”唐 郑谷《失鹭鸶》诗:“月昏风急何处宿,秋岸萧萧黄苇枝。”宋 苏轼《书皇帝画扇》诗:“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 江 南黄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