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日 不日的意思

不日

简体不日
繁体
拼音bù rì
注音ㄅㄨˋ ㄖˋ
结构AB式
词性副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不日的意思

不日 [bù rì]

1. 不几天;不久(限用于未来)

我不日到京,请准备住处。

[within the next few days; in a few days;]

不日 引证解释

⒈ 不久。

《诗·大雅·灵台》:“经始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孔颖达 疏:“谓不设时日已成功,言民心乐为之也。”
《北齐书·魏收传》:“侯景 叛入 梁,寇南境, 文襄 时在 晋阳,令收为檄,五十餘纸,不日而就。”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包孝肃公 守 庐州,岁饥,亦不限米价,而商贾载至者遂多,不日米贱。”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日要设一个大会。”
钱锺书 《围城》一:“也许因为不日到 香港,先得把身心收拾整洁。”

⒉ 不见日,指天阴。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郑玄 笺:“既竟日风且復曀,不见日矣。”

⒊ 谓不署日期。

《穀梁传·隐公元年》:“卑者之盟不日。”
杨士勋 疏:“卑者之盟不日,则公卿之盟书日可知。”
宋 苏轼 《问雩月何以为正》:“一月之旱故雩书月,一时之旱故雩书时,书雩之例,时月而不日。”


国语词典

不日 [bù rì]

⒈ 不久、几天内。

《诗经·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红楼梦·第一三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

克日 即日 近日 指日

⒉ 不载日期。春秋中诸侯国相互盟约,均记载日期;如违信背盟则不载日期,称为「不日」。

《谷梁传·隐公元年》:「不日,其盟渝也。」


不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克日释义:克期:克日动工。
    • 2.
      即日释义:⒈当天:本条例自即日起施行。 ⒉最近几天;近日:本片即日放映。
    • 3.
      指日释义:犹不日。 谓为期不远。
    • 4.
      近日释义:最近过去的几天;近来:设计方案的征集工作已于近日开始。

不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术释义: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
    • 2.
      不日释义: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多用于未来):不日起程。 代表团不日抵京。
    • 3.
      与人书一释义: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 4.
      付排释义:稿件交给印刷部门排版:书稿已经付排,不日即可与读者见面。
    • 5.
      佼易释义:美好和悦。 《诗·周颂·天作》“彼徂矣,岐 有夷之行”汉 郑玄 笺:“后之往者,又以 岐邦 之君,有佼易之道故也。”《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公会 齐侯 盟于 柯,何以不日,易也”汉 何休 注:“易,犹佼易也,相亲信无后患之辞。”
    • 6.
      卑国释义:附庸国。 《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穀梁传·襄公六年》:“莒 人灭 繒,非灭也。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
    • 7.
      发运释义:(货物)运出去:装船发运。 订货已经发运,不日即可收到。
    • 8.
      子来释义: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朱熹 集传:“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元 揭傒斯《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清 黄本铨《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 9.
      寂漠释义:⒈同“寂寞”。空虚。《淮南子·俶真训》:“寂漠以虚无,非有为於物也,物以有为於己也。”《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参差世祀忽,寂漠世朝变。”五臣本作“寂寞”。吕延济 注:“寂寞,空虚也。”⒉同“寂寞”。寂静;沉寂。《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淮南子·齐俗训》:“故萧条者形之君,而寂漠者音之主也。”《南史·陈暄传》:“吾既寂漠当世,朽病残年,产不异於 颜 原,名未动於卿相,若不日饮醇酒,復欲安归?”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本根剥丧,神气旁皇,华国 将自槁於子
    • 10.
      小宠释义:妾。 清 孔尚任《桃花扇·拒婚》:“舍亲 田仰 不日就陞漕抚,适才送到聘金三百,託俺寻一小宠。”
    • 11.
      慢葬释义:不以礼葬。《公羊传·隐公三年》:“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何休 注:“慢葬,不能以礼葬也。”
    • 12.
      指日释义:犹不日。 谓为期不远。
    • 13.
      指期释义:犹指日,不日。 限期。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陛下诚能发 匈奴 五部之众,假 元海 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书·武帝纪下》:“可分命众军,指期进发。”唐 皇甫曾《遇风雨作》诗:“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军临之,指期可取。”
    • 14.
      日録释义:⒈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⒉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⒊犹日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阿英《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
    • 15.
      晦日释义:⒈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徐元、孙高、傅婴 等杀 览 员”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章士钊《赵伯先事略》:“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⒉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 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
    • 16.
      来电释义:⒈打来电报或电话:各界来电祝贺。⒉打来的电报或电话:来电收到,货款不日即可汇出。
    • 17.
      欣戴释义:欣悦拥戴。《逸周书·明堂》:“四海兆民,欣戴 文 武。”《晋书·元帝纪》:“苍生顒然,莫不欣戴。”宋 苏辙《贺擒鬼章表》:“臣等镇抚无功,黽勉备位。幸依干羽之化,庶睹兵革之藏;欣戴之心,倍万伦等。”《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敌骑必不能久留。”
    • 18.
      武勇释义:⒈威武勇猛。《管子·五辅》:“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唐 刘知几《史通·暗惑》:“寻 文鸯 武勇,远惭 项籍。”宋 范仲淹《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及令经略部署司讲说兵书》:“所贵边上武勇已著之人,更知将略,或因而立功,则将来有人可任。”鲁迅《呐喊·阿Q正传》:“﹝ 阿Q ﹞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⒉指武勇的人。汉 荀悦《汉纪·高帝纪二》:“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青州 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明史·赵锦传》:“陛下
    • 19.
      渴葬释义:古礼称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公羊传·隐公三年》:“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何休 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大夫三月而葬,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渴,喻急也。”清 钱泳《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汝父渴葬乱塚中。”
    • 20.
      烧冷竈释义:⒈赌博行话。指押赌注于冷门。《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还有些不相信宝路的,亦有专押老宝的,亦有烧惯冷灶的,亦有专赶热门的:於是么、三、四门亦押了不少。”⒉谓奉承尚未得势的人。《孽海花》第十九回:“况且朝廷不日要考御史,听説 潘龚 两尚书都要劝 纯客 去考。纯客 一到臺諫,必然是个铁中錚錚,我们要想在这个所在做点事业,臺諫的声气总要联络通灵方好,岂可不烧烧冷灶呢?”
不日是什么意思 不日读音 怎么读 不日,拼音是bù rì,不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