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道 [yáng dào]
1. 对外之事,政事。
2. 为君之道。
3. 朝祀之事;嘉庆之事。
4. 指房宿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
5. 指男性生殖器。
7. 指精液。
阳道 引证解释
⒈ 对外之事,政事。
引《礼记·昏义》:“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⒉ 为君之道。
引《后汉书·方术传下·唐檀》:“檀 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
⒊ 朝祀之事;嘉庆之事。
引《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毛 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
孔颖达 疏:“左,阳道,嘉庆之事,故言宜之。右,阴道,为忧凶之事,不得言宜。”
⒋ 指房宿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
引《汉书·天文志》:“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
⒌ 指男性生殖器。
引《宋书·五行志五》:“义熙 末, 豫章 吴平 人有二阳道,重累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女化男》:“山东 济寧 有妇人,年四十餘,寡数年矣,忽生阳道,日与其子妇狎。”
⒍ 指精液。
引《史记·孔子世家》“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唐 张守节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絶。”
国语词典
阳道 [yáng dào]
⒈ 外事,如朝祀之类。
引语出《礼记·昏义篇》:「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⒉ 为主、居上之道。如君道、父道、夫道。相对于臣道、子道、妇道等阴道而言。
⒊ 月亮绕行太阳的轨道。见《汉书·天文志》。
⒋ 正道。
引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法阴符,按阳道,握兵机。」
⒌ 称男性的生殖器。
引《宋书·卷三四·五行志五》:「豫章吴平人有二阳道,重累生。」
阳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侠少释义:任侠的少年。南朝 陈后主《洛阳道》诗之五:“黄金弹侠少,朱轮盛彻侯。”清 吴伟业《侠少》诗:“寳刀千直气凌云,侠少新参龙武军。”
- 2.
备中国释义: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山阳道,又称备州。
- 3.
害群释义:亦作“害群”。指危害公众的人。《魏书·高句丽传》:“卿宜宣朕旨於卿主,务尽威怀之略,揃披害羣,辑寧东裔,使二邑还復旧墟,土毛无失常贡也。”唐 岑参《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害群应自慑,恃法固须平。”
- 4.
尧蓂释义:⒈相传 帝尧 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唐 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诗:“休採古书探 禹 穴,自刊新历鬭 尧 蓂。”宋 晏殊《喜迁莺》词:“尧 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⒉指时序、光阴。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词林·吉士阁试诗》:“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长安新秋感怀七言律诗》云:‘鳷鹊楼高灝气横,尧 蓂商律又敷荣。’”
- 5.
悬车释义:⒈形容险阻。唐 杜甫《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悬车束马”。⒉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悬车息駟马。”明 何景明《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⒊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汉 班固《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
- 6.
枸杞酒释义:枸杞具有滋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泪、健腰脚等功能,常饮筋骨强健,延年益寿,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枸杞有效成分为枸杞多糖,主要成分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鼠李糖等。 枸杞多糖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抗肿和抗老作用,另外还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糖、耐缺氧、耐疲劳等作用,可加工成枸杞酒和其它枸杞饮料。枸杞酒的造法主要有浸泡法和酿造法两种。
- 7.
消铄释义:⒈亦作“消烁”。消减;减损。指事物由多变少,由大变小,由盛而衰。《京氏易传·否》:“阴阳升降,阳道消鑠,阴气凝结。”唐 元稹《赛神》诗:“吏来官税迫,求质倍称緍。贫者日消鑠,富亦无仓囷。”清 黄宗羲《万悔庵先生墓志铭》:“方其盛时,交游满地,事有不可言,风波消鑠且尽。”⒉消亡;消融。《战国策·赵策四》:“秦 举 安邑 而塞 女戟 ……伐 魏,絶 韩,包二 周,即 赵 自消烁矣。”唐 谷神子《博异志·马侍中》:“狞目电烻,吐火噀血,跳躑哮吼,铁石消鑠。”⒊消耗;消磨。宋 苏舜钦《吴江岸》诗:“壮怀消鑠尽,
- 8.
爱物释义:⒈爱护万物。 《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章炳麟《菌说》:“荀子 曰:‘万物同宇而异体。’以异体故必自亲亲始,以同宇故必以仁民爱物终。”⒉心爱的东西。唐 张祜《将至衡阳道中作》诗:“长年无爱物,深话少情人。”杨朔《雪花飘飘》:“桃树爷爷 有件时刻不离身的爱物,那就是支唢呐。”
- 9.
玉节释义:⒈玉制的符节。 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 齐 陈乞 遣 阳生 ﹞与之玉节而走之。”何休 注:“节,信也。析玉与阳 生,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隋 江总《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⒉指持节赴任的官员。宋 杨万里《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岭 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清 唐孙华《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 济水 东,少年练达许谁同。”⒊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北周
- 10.
王阳道释义:《汉书·王尊传》:“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王阳道”形容艰险的道路。
- 11.
纻麻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汉书·地理志下》:“自 合浦 徐闻 南入海,得大州……男子耕农,种禾稻紵麻,女子桑蚕织绩。”唐 郑渥《洛阳道》诗:“杨柳惹鞭公子醉,紵麻掩泪 鲁 人迷。”宋 梅尧臣《二月五日雪》诗:“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紵麻。”
- 12.
罢归释义:辞职或免官归里。南朝 齐 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薄游弟从昔,思闲愿罢归。”邓实《国学无用辩》:“辕固生 年九十矣,以诸諛儒疾毁而亦罢归。”
- 13.
蚤成释义:⒈早熟。 谓提早成人。蚤,通“早”。汉 班固《白虎通·姓名》:“妇人十五称伯仲何?妇人值少变,阴阳道促蚤成。”⒉谓年少而有所成立。蚤,通“早”。《汉书·孔光传》:“光,帝师傅子,少以经行自著,进官蚤成。”
- 14.
豆花释义:⒈指豆类植物开的花。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大豆》:“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唐 许浑《题韦隐居西斋》诗:“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只有扁豆一种,交到秋时,西风发起,那豆花越觉开得热闹。”⒉方言。即豆腐脑。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雪嫩的豆花--这和豆腐一样的制作,是比豆腐还要简单,还要好吃。”岚云《逐渐消失的行业》:“虽可吃到甜咸加料的豆花,却不如挑担而来的姜汤豆花味美。”参见“豆腐脑”。
- 15.
貂尾释义:⒈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胡广 説曰:‘赵武灵王 效胡服,以金璫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 灭 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鱼须从典卖,貂尾任倾欹。”⒉指续写的劣作。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说稗·续奇书》:“自 弇州 撰前书以毒 荆川,冀雪戴天讎愤,而风行刊布,流祸百年……不知 紫阳道人 有何杀父之讎,亡国之恨,而为此貂尾也,徒为罪孽,自堕泥犂而已矣。”参见“狗尾续貂”。
- 16.
辽豕白释义:同“辽东豕”。唐 张九龄《南阳道中作》诗:“岂暇 墨 突黔,空持 辽 豕白。”
- 17.
连茵释义:⒈共车同座。 茵,座垫。南朝 陈 陈暄《洛阳道》诗:“欲知双璧价,潘 夏 正连茵。”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⒉谓共席同坐。清 唐孙华《仲春鸿雪堂宴集》诗:“连茵接席杂少长,颇哀老子容婆娑。”⒊同卧。茵,褥子。元 马祖常《试院杂题》诗之五:“连茵夜听同年语,写纸朝分举子题。”
- 18.
逾等释义:亦作“踰等”。 超越等级;超过一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举不踰等,则位班也。择善而举,则世隆也。”汉 贾谊《新书·时变》:“今俗侈靡,以出伦逾等相骄,以富过其事相竞。”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王一见注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帝以 章懿太后 不逮养,故宠外家踰等。”清 王诒寿《暨阳道中与沉晓湖学博书》:“躑躅岑旷,难苦逾等。”
- 19.
遐慕释义:对过去人、事的企慕。 晋 陆机《述先赋》:“抱朗节以遐慕,振奇迹而峻立。”明 李东阳《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诗之四:“我昔游南都,山川爱清淑,中年有遐慕,愿此託微禄。”清 方文《丹阳道中怀古》诗:“斯人悵已矣,千秋耿遐慕。”
- 20.
金鼎释义:⒈黄金炊具。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⒉为鼎类炊具的美称。宋 陈师道《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⒊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南朝 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唐 聂夷中《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唐 吕岩《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⒋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唐 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明 陆采《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