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裒刻 裒刻的意思
póu

裒刻

简体裒刻
繁体
拼音póu kè
注音ㄆㄡˊ ㄎ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óu,(1) 聚集。【组词】:裒集。裒辑。裒敛。(2) 减少。【例句】:裒多益寡(减有余以补不足)。

kè,(1) 雕,用刀子挖。【例句】: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组词】:五点一刻。(3) 时间。【组词】: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组词】: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5) 不厚道。【组词】:刻毒。刻薄。尖刻。苛刻。(6) 同“克”。

裒刻的意思

裒刻 [póu kè]

1. 掊刻。谓苛敛民财。

裒刻 引证解释

⒈ 掊刻。谓苛敛民财。

《宋书·晋平剌王休祐传》:“在 荆州,裒刻所在,多营财货。”
《陈书·后主纪论》:“后主 因循,未遑改革,故 施文庆、沉客卿 之徒,专掌军国要务,姦黠左道,以裒刻为功。”
宋 叶适 《兵总论二》:“而上下方扬扬然自以为得计,为之治文书,聚财赋,尽用衰世裒刻之术,取於民以啗之而犹不足。”
《明史·万士和李汝华等传赞》:“李汝华 司邦计,值兵兴餉絀,请帑不应,乃不能以去就争,而权宜取济,遂与裒刻聚敛者同讥。”


国语词典

裒刻 [póu kè]

⒈ 以苛税聚敛财物。也作「掊克」。

《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武林侯萧咨为交州刺史,以裒刻失众心。」
《南史·卷七〇·循吏传·序》:「守宰多倚附权门,互长贪虐,裒刻聚敛,侵扰黎甿。」


裒刻(pou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裒刻是什么意思 裒刻读音 怎么读 裒刻,拼音是póu kè,裒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裒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