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愤 [zhōng fèn]
1. 忠义愤激。
忠愤 引证解释
⒈ 忠义愤激。
引《魏书·刁冲传》:“冲 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书说》:“唐 杜工部 更 天寳 之乱,作诗独出忠愤,措意甚深,而用事不苟。”
明 杨慎 《岁享旌忠庙碑记》:“以身殉城,以死勤事,忠愤之气,凛然千载。”
章炳麟 《杂感》诗之一:“羣公辛苦怀忠愤,尚忆‘ 扬州 十日’不?”
忠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自觉释义:指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活动。《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三年》:“﹝上﹞曰:‘宰相諠争如此,可乎?’对曰:‘诚为不可。然 覃 等尽忠愤激,不自觉耳。’”柳杞《好年胜景》:“四喜 说得兴奋起来,不自觉的拍打着牛屁股。”
- 2.
垂拱四杰释义:指初 唐 文学家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垂拱,唐 武则天 年号。四人皆生活于 武则天 当政时期,故称。明 李贽《孔北海》:“骆宾王 劲辞忠愤,唐 之义士,而与 垂拱 四杰为列。”
- 3.
摩激释义:⒈磨擦振荡。 清 谭嗣同《报贝元徵书》:“就各山之瀑布飞泉安措轮轴,使摩激而生电气,因而传引至需用之处,是可以节物力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普及革命》:“合若干质,由日球脱壳,互相摩激,化合而成地球,曰力与气。”⒉犹激发。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乃从而摩激其热力,鼓厉其忠愤,使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己任。”
- 4.
睽疑释义:心怀离异疑惧。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九月》:“前自敌骑长驱,列城畏遁,独怀忠愤,纠进义兵,力抗敌锋,率多俘馘。然久闕王师之助援,已深民众之睽疑。”《宋史·沉起传》:“京东岁飢盗起,除提点刑狱。至,则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
- 5.
露草释义:⒈沾露的草。唐 李华《木兰赋》:“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復啼。”宋 黄机《六州歌头·岳总干櫽括上吴荆州启以此腔歌之因次韵》词:“百年忠愤,无泪洒江濆。曹 刘 事,埋露草,锁烟榛。”清 谭嗣同《武昌夜泊》诗之二:“露草逼蛩语,霜花凋雁翎。”⒉草名。即鸭跖草。
- 6.
鼓勇释义:⒈鼓足勇气。 唐 张碧《鸿沟》诗:“山河欲拆人烟分,壮士鼓勇君王存。”《明史·倪岳传》:“今欲鼓勇前行,穷搜远击。”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瘈噬》:“儿郎们![众]有。[副浄]须鼓勇前去者。”⒉使鼓起勇气。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五月》:“而图任将相,使之协谋共力,经营乎朔方。然后鼓勇 河 东,河 北忠愤之人,使自为战,则强敌可摧。”殷夫《“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鼓励我出版的 林林,给我煞费心血插图的 白波,我想都并不想赞赏我的诗,只也是可怜我,同时又鼓勇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