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吸收 吸收的意思
shōu

吸收

简体吸收
繁体
拼音xī shōu
注音ㄒ一 ㄕㄡ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1) 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组词】:呼吸。吸气。吸烟。(2) 引取。【组词】:吸引。吸附。

shōu,(1) 接到,接受。【组词】: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2) 藏或放置妥当。【例句】: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组词】:收割。收成。麦收。(4) 招回。【组词】:收兵。收港。(5) 聚,合拢。【组词】:收容。收理。收集。(6) 结束。【组词】:收尾。收煞。收盘。(7) 逮捕,拘押。【组词】:收捕。收监。收押。收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组词】:收束。收心。收伏(亦作“收服”)。

基本含义

吸收指的是将外界的物质或能量吸入体内或使其融入到自身中。

吸收的意思

吸收 [xī shōu]

1. 物体把外界物质吸到内部。

海绵吸收水。

[ absorb; ]

2. 物体使某些现象、作用减弱或消失。

被镉棒吸收的中子。

3. 摄取。

吸收养分。

吸收 引证解释

⒈ 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

巴金 《关于<长生塔>》:“现在,那棵把小女孩的眼泪尽量吸收去了的年轻的树讲话了。”

⒉ 比喻摄取有益成分。

聂荣臻 《努力开创我国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你买来新技术、新设备,也要从中学习、消化和吸收,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发展。”

⒊ 物体使某些现象、作用减弱或消失。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那反射出的若干色光,其中有被吸收的,亦有未被吸收的。”

⒋ 接受;接收。

毛泽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乡村须在土改完毕始能吸收经过教育合于党员条件者建立党的支部。”
老舍 《二马》第四段二:“他向来知道 老马 是个不行的行货,净等着 老马 宣告歇业,他好把 马 家铺子吸收过来。”
艾芜 《<南行记>重印题记》:“河不吸收各种各样的流水,河会枯竭,失掉河的生命的。”


国语词典

吸收 [xī shōu]

⒈ 吸取容纳。

如:「吸收养分」、「吸收新知」。

汲取 吸取 摄取

排泄 排泄 排斥 发散 剔除


吸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吸取释义:从中吸收;采取:吸取经验教训。
    • 2.
      招揽释义:招引到自己方面来:招揽顾客。招揽生意。
    • 3.
      接收释义:⒈收受:接收来稿。接收无线电信号。⒉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接收逆产。⒊接纳:接收新会员。
    • 4.
      摄取释义:⒈吸收(营养等):摄取食物。摄取氧气。⒉拍摄(照片或电影、电视镜头):摄取几个镜头。
    • 5.
      汲取释义:吸收;摄取:汲取营养。

吸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剔除释义:把不合适的或不好的去掉或挑出:剔除糟粕。
    • 2.
      发散释义:⒈(光线等)由某一点向四周散开:凹透镜对光束起发散作用。发散性思维。⒉中医指用发汗的药物把体内的热散出去,以治疗疾病。
    • 3.
      屏弃释义:摒弃(bìngqì)。
    • 4.
      排斥释义: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排斥异己。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排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夸张。
    • 5.
      排泄释义:⒈使流走(多指雨水、污水等)。 ⒉人和动物把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以及其他身体不需要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动物排出尿、汗液。

吸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焦释义:中医指胃的下口到盆腔的部分,包括肾、小肠、大肠、膀胱等脏器,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大小便。 见〖上焦〗、
    • 2.
      丝光棉释义:经过丝光处理后呈绢丝光泽的棉纱或棉布。其法以棉纱或布匹浸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之溶液中,则其纤维紧缩而坚韧,且能多吸收颜料,再压之使展平,即呈绢丝光泽。
    • 3.
      乳糜释义:肠壁淋巴管内的液体跟胰液、胆汁、肠液等混合而失去酸性所成的乳状液体。 乳糜被吸收到血液中,是体内各种组织的营养物质。
    • 4.
      乾坼释义:干裂。清 方中发《田家苦》诗:“朝来乾坼禾下土,踏踏水车兼妇女。”茅盾《风景谈》:“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
    • 5.
      二人转释义:曲艺的一种。流 行于东北各地。以当地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彩扮莲花落发展而成。一般由二人表演,边歌边舞,也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还有扮演人物、表现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拉场戏。和二人转类似的还有西北 的二人台、西南的车灯等。
    • 6.
      人民陪审员释义:我国司法机关从人民群众中吸收的参加审判的人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同审判员有同等权力。简称陪审员。
    • 7.
      以工代赈释义:使由于失业或受灾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参加工作,获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对他们的救济。 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机器,则夺小民之利矣。”聂荣臻《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五○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口参加交通工程和卫生工程。”《人民日报》18:“一九五○年,我们这里发生了大涝灾,国家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使我们克服了生活方面的困难。”
    • 8.
      余热制冷释义: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或废气、废液,以及某些动力机械排出的热量作能源,驱动压缩式或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的技术。 可回收余热,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 9.
      便秘释义: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其中水分被过量吸收,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次数少的症状。 秘(mì)。
    • 10.
      俱收并蓄释义: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一同吸收进来,保存起来。
    • 11.
      借词释义: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见〖外来语〗。
    • 12.
      储蓄银行释义:专门办理居民储蓄,以吸收储蓄存款为其主要经营资金来源的专业银行。 为保障储户利益,银行对储蓄存款负无限责任。
    • 13.
      允吸释义:汲取;吸收。
    • 14.
      党课释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为了对党员进行党章教育而开的课,有时也吸收申请入党的人听课。
    • 15.
      内吸剂释义:某些药剂喷洒在植物上,能被植物吸收并输送到各部分,对植物无害,害虫吸食作物汁液时便中毒死亡。 这种农药叫内吸剂,如一○五九、乐果等。也叫内吸杀虫剂。
    • 16.
      内虚释义:⒈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⒉黄芩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 17.
      再加工茶释义:由茶时和香花拼和窨制,利用茶叶的吸附性,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
    • 18.
      分子钟释义: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
    • 19.
      创业基金释义:风险投资基金又叫创业基金,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新型投资机构。它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投向于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 20.
      功率计释义:测量无线电设备或系统输出功率的仪器。通常假借负载、热敏元件或热电偶在吸收被测功率后产生的温升、电阻变化或热电动势来计算功率的大小。

吸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焦释义:中医指胃的下口到盆腔的部分,包括肾、小肠、大肠、膀胱等脏器,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大小便。 见〖上焦〗、
    • 2.
      丝光棉释义:经过丝光处理后呈绢丝光泽的棉纱或棉布。其法以棉纱或布匹浸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之溶液中,则其纤维紧缩而坚韧,且能多吸收颜料,再压之使展平,即呈绢丝光泽。
    • 3.
      乳糜释义:肠壁淋巴管内的液体跟胰液、胆汁、肠液等混合而失去酸性所成的乳状液体。 乳糜被吸收到血液中,是体内各种组织的营养物质。
    • 4.
      乾坼释义:干裂。清 方中发《田家苦》诗:“朝来乾坼禾下土,踏踏水车兼妇女。”茅盾《风景谈》:“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
    • 5.
      二人转释义:曲艺的一种。流 行于东北各地。以当地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彩扮莲花落发展而成。一般由二人表演,边歌边舞,也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还有扮演人物、表现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拉场戏。和二人转类似的还有西北 的二人台、西南的车灯等。
    • 6.
      人民陪审员释义:我国司法机关从人民群众中吸收的参加审判的人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同审判员有同等权力。简称陪审员。
    • 7.
      以工代赈释义:使由于失业或受灾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参加工作,获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对他们的救济。 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机器,则夺小民之利矣。”聂荣臻《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五○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口参加交通工程和卫生工程。”《人民日报》18:“一九五○年,我们这里发生了大涝灾,国家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使我们克服了生活方面的困难。”
    • 8.
      余热制冷释义: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或废气、废液,以及某些动力机械排出的热量作能源,驱动压缩式或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的技术。 可回收余热,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 9.
      便秘释义: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其中水分被过量吸收,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次数少的症状。 秘(mì)。
    • 10.
      俱收并蓄释义: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一同吸收进来,保存起来。
    • 11.
      借词释义: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见〖外来语〗。
    • 12.
      储蓄银行释义:专门办理居民储蓄,以吸收储蓄存款为其主要经营资金来源的专业银行。 为保障储户利益,银行对储蓄存款负无限责任。
    • 13.
      允吸释义:汲取;吸收。
    • 14.
      党课释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为了对党员进行党章教育而开的课,有时也吸收申请入党的人听课。
    • 15.
      内吸剂释义:某些药剂喷洒在植物上,能被植物吸收并输送到各部分,对植物无害,害虫吸食作物汁液时便中毒死亡。 这种农药叫内吸剂,如一○五九、乐果等。也叫内吸杀虫剂。
    • 16.
      内虚释义:⒈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⒉黄芩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 17.
      再加工茶释义:由茶时和香花拼和窨制,利用茶叶的吸附性,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
    • 18.
      分子钟释义: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
    • 19.
      创业基金释义:风险投资基金又叫创业基金,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新型投资机构。它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投向于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 20.
      功率计释义:测量无线电设备或系统输出功率的仪器。通常假借负载、热敏元件或热电偶在吸收被测功率后产生的温升、电阻变化或热电动势来计算功率的大小。

吸收造句

1.对于古代和外国的文学作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生吞活剥地全部吸收

2.我们要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科学知识。

3.要保持队伍的纯洁,就必须不断地吐故纳新,清除腐败分子,吸收先进分子。

4.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5.他不存门户之见,虚心向各位老先生请教,注重吸收各流派的长处。

6.春天,在田里播上饱满的玉米种,不出一个月,玉米苗便有半人高了,经过细心的照料,吸收了春夏的精华,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时,玉米金灿灿的,惹人喜爱。

7.迎着火热的太阳,向日葵扬起笑脸,吸收着充足的养料,茁壮成长。

8.每当太阳升起,向日葵便将自己的脸面向太阳,吸收阳光,尽情生长。

9.生活是鲜绿的叶,吸收温暖制造养分;生活是遒劲的干,托举绿叶寄托未来;生活是牢固的根,支撑枝干汲取生机。

10.知识是海绵中的水,需要你不断的挤压才能吸收;知识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畅游在其中你会感到其乐无穷;知识是一座高山,只有不断的攀登才能到达知识的顶峰。

11.当你进食不同的食物,你大有可能吸收不同营养以满足身体所需。

12.植物的根把吸收的养分输送到枝叶上去。

13.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

14.贫困人家的孩子一旦得到读书的机会,便会如饥似渴得吸收书本里的知识。

15.就是一个吸收养料的过程。

16.植物从土壤里吸收养分。

17.在于把吸收的养分,都变成嫩嫩的绿,给世界留下一片希望和美丽。

18.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19.人人都有所长,只有吸收水分,穿破禁锢的泥土,希望的嫩芽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20.颜色越深,反射的光越少,吸收的光和热越多。

吸收(xi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吸收是什么意思 吸收读音 怎么读 吸收,拼音是xī shōu,吸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吸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