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迷 [zhǐ mí]
1. 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指迷 引证解释
⒈ 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
引宋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非吾师指迷,实不悟此。”
明 袁庆麟 《<朱子晚年定论>跋》:“是编特为之指迷耳。”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弁言一则,尤足为后学指迷。”
国语词典
指迷 [zhǐ mí]
⒈ 指点迷津。
引宋·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诗:「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奴家解不得,望师傅指迷。」
指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倚香偎玉释义: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古指迷恋女色,玩弄妓女。
- 2.
天医释义:⒈太医,御医。 ⒉仙医。亦指迷信所言天医日。
- 3.
妖言释义:指迷惑人的邪说:妖言惑众。
- 4.
念念有词释义:念念:不停地念诵。 旧指迷信的人祈祷时不停地念着口语,以通神灵。现多用来形容人嘟嘟囔囔说个不停。
- 5.
指迷释义:犹解惑。谓指点使不迷惑。宋 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非吾师指迷,实不悟此。”明 袁庆麟《<朱子晚年定论>跋》:“是编特为之指迷耳。”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弁言一则,尤足为后学指迷。”
- 6.
暗惑释义:愚昧不明,迷乱。 指迷路。
- 7.
石奴释义:石药的奴仆。 指迷信服石药可以成仙的人。
- 8.
胡判释义:指迷信传说中阴司的判官。 胡,形容多须。
- 9.
花香袭人释义:花香迷人,袭字指迷,袭人是指花香迷人而袭人,吸引人,而不是偷袭人的意思。
- 10.
花魔酒病释义:花:指女色。指迷恋酒色。
- 11.
萤惑释义:就是指迷惑的意思,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叫:“萤惑百姓。”就是指迷惑百姓的意思。
- 12.
轮回磨释义:指迷信传说中的阴司十殿转轮王。 磨,就是轮回。意谓死后还魂。
- 13.
迷乱释义:⒈迷惑错乱。 ⒉指迷失。⒊使迷惑错乱。
- 14.
迷复释义:语出《易·复》:“上六,迷復,凶……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孔颖达 疏:“以其迷闇不復,而反违於君道,故象云:‘迷復之凶,反君道也。’”后用以指迷失不改过;糊涂不醒悟。
- 15.
迷情释义:⒈迷恋沉溺。⒉指迷恋世情俗念的人。
- 16.
迷汤话释义:方言。指迷惑人的甜言蜜语。
- 17.
迷烟释义:(1).指迷漫的烟雾(2).迷茫如烟。
- 18.
迷眩释义:⒈迷失本性。⒉指迷惑。⒊目眩神迷。形容所见令人惊异倾倒。⒋(眼睛)昏花。
- 19.
迷蒙释义:⒈蒙昧糊涂。南朝 宋 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日用不知,百姓之迷蒙,唯佛究尽实相之崇高。”唐 白居易《闻庾七左降》诗:“后心誚前意,所见何迷蒙。”宋 洪迈《夷坚丁志·巴山蛇》:“食已即饱,心常迷蒙。”⒉指迷迷糊糊。许杰《惨雾》中:“在黑暗中的迷蒙的入睡。”⒊迷茫;模糊不明。清 江昉《疏影》词:“迷蒙十亩秋阴里,更悄浸漪漪寒碧。”《新华月报》1961年第9期:“战争经常处在迷蒙不清的情况中,比其他事物更带不确实性。”⒋迷濛:形容烟雾迷漫,景物模糊。宋 翁元龙《江城子》词:“月帘櫳,影迷濛。”清 俞樾
- 20.
迷蝴蝶释义: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后因以“迷蝴蝶”指迷幻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