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攘攘 攘攘的意思
rǎngrǎng

攘攘

简体攘攘
繁体
拼音rǎng rǎng
注音ㄖㄤˇ ㄖㄤˇ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ǎng,(1) 侵夺,偷窃。【例句】: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组词】: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例句】:攘攘(纷乱)。扰攘。(4) 捋。【组词】:攘袂。攘臂。

rǎng,(1) 侵夺,偷窃。【例句】: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组词】: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例句】:攘攘(纷乱)。扰攘。(4) 捋。【组词】:攘袂。攘臂。

基本含义

形容人群拥挤、喧嚣不安的样子。

攘攘的意思

攘攘 [rǎng rǎng]

1. 形容纷乱拥挤的样子。

[disorderly;]

攘攘 引证解释

⒈ 纷乱貌。

《古诗源》卷一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唐 欧阳行周 《藏冰赋》:“六合苍苍,万物攘攘,詎无时啟,亦有时藏。”
明 唐顺之 《读<春秋>》:“文宣 而下,则诸侯又不能自执其权,而大夫之交政於中国者攘攘矣。”
清 唐孙华 《四月七日携家南广寺饭僧》诗:“侧目窥帝所,攘攘逐朝簪。”

⒉ 众多;丰盛。攘,通“穰”。

汉 桓宽 《盐铁论·论灾》:“《诗》云:‘降福攘攘。’”
今本《诗·周颂·执竞》作“穰穰”。 毛 传:“穰穰,众也。”


国语词典

攘攘 [rǎng rǎng]

⒈ 纷乱的样子。元·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套·离亭宴煞〉:「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元·揭傒斯〈雨述〉诗三首之一:「逋民攘攘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也作「壤壤」。


攘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做市释义:赶集市。也比喻熙熙攘攘地赶热闹。鲁迅《呐喊·风波》:“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
    • 2.
      劳劳嚷嚷释义:见“劳劳攘攘”。
    • 3.
      劳劳穣穣释义:见“劳劳攘攘”。
    • 4.
      区廛释义:市区,市廛。元 无名氏《黄孝子传奇》:“还过重重邨落,又行来攘攘区廛。”
    • 5.
      壤壤释义:同攘攘,纷乱的样子。
    • 6.
      嬉嬉释义:⒈喜笑貌。 《易·家人》“妇子嘻嘻”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嘻嘻,张 作嬉嬉,陆 作喜喜。”宋 柳永《抛球乐》词:“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鞦韆架。”⒉和乐貌。明 许潮《武陵春》:“见了些处堂燕雀嫚嬉嬉,栋将焚全不知几。”清 唐甄《潜书·仁师》:“市集攘攘,老幼嬉嬉,妇子依依。”
    • 7.
      急穣穣释义:见“急攘攘”。
    • 8.
      攘攘劳劳释义:忙乱辛劳。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则被你引的我来半生忙,十年闹,无明夜攘攘劳劳。”《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闷下无聊,攘攘劳劳,泪珠儿,到今滴尽了。”
    • 9.
      滚滚红尘释义:红尘:人间俗世之意,指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滾滚红尘:车子在路上滚起尘土的样子。形容繁华,沧桑,变换无常的世俗生活。
    • 10.
      熙攘释义:熙熙攘攘:人群熙攘。
    • 11.
      熙熙攘攘释义:也说熙来攘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 12.
      熙来攘往释义:即“熙熙攘攘”
    • 13.
      笑看红尘释义:笑看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以旁观者的姿态笑看俗世人生百态。
    • 14.
      红尘不到释义:红尘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指的就是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 “红尘不到”指的就是远离世俗,超凡脱俗的地方。
    • 15.
      红尘滚滚释义:“红尘“一词,指人间俗世之意,是指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滚滚“乃是动词,指的是尤如车辆驶过带动的尘烟。形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
    • 16.
      纷纷攘攘释义: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 17.
      纷纷穣穣释义:见“纷纷攘攘”。
    • 18.
      纷纷穰穰释义:见“紛紛攘攘”。
    • 19.
      贪恋红尘释义:出处自唐·尹鹗《金浮图》词,是十分留恋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的意思。
    • 20.
      车如流水释义:车辆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形容熙熙攘攘的景象。

攘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做市释义:赶集市。也比喻熙熙攘攘地赶热闹。鲁迅《呐喊·风波》:“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
    • 2.
      劳劳嚷嚷释义:见“劳劳攘攘”。
    • 3.
      劳劳穣穣释义:见“劳劳攘攘”。
    • 4.
      区廛释义:市区,市廛。元 无名氏《黄孝子传奇》:“还过重重邨落,又行来攘攘区廛。”
    • 5.
      壤壤释义:同攘攘,纷乱的样子。
    • 6.
      嬉嬉释义:⒈喜笑貌。 《易·家人》“妇子嘻嘻”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嘻嘻,张 作嬉嬉,陆 作喜喜。”宋 柳永《抛球乐》词:“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鞦韆架。”⒉和乐貌。明 许潮《武陵春》:“见了些处堂燕雀嫚嬉嬉,栋将焚全不知几。”清 唐甄《潜书·仁师》:“市集攘攘,老幼嬉嬉,妇子依依。”
    • 7.
      急穣穣释义:见“急攘攘”。
    • 8.
      攘攘劳劳释义:忙乱辛劳。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则被你引的我来半生忙,十年闹,无明夜攘攘劳劳。”《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闷下无聊,攘攘劳劳,泪珠儿,到今滴尽了。”
    • 9.
      滚滚红尘释义:红尘:人间俗世之意,指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滾滚红尘:车子在路上滚起尘土的样子。形容繁华,沧桑,变换无常的世俗生活。
    • 10.
      熙攘释义:熙熙攘攘:人群熙攘。
    • 11.
      熙熙攘攘释义:也说熙来攘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 12.
      熙来攘往释义:即“熙熙攘攘”
    • 13.
      笑看红尘释义:笑看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以旁观者的姿态笑看俗世人生百态。
    • 14.
      红尘不到释义:红尘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指的就是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 “红尘不到”指的就是远离世俗,超凡脱俗的地方。
    • 15.
      红尘滚滚释义:“红尘“一词,指人间俗世之意,是指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滚滚“乃是动词,指的是尤如车辆驶过带动的尘烟。形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
    • 16.
      纷纷攘攘释义: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 17.
      纷纷穣穣释义:见“纷纷攘攘”。
    • 18.
      纷纷穰穰释义:见“紛紛攘攘”。
    • 19.
      贪恋红尘释义:出处自唐·尹鹗《金浮图》词,是十分留恋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的意思。
    • 20.
      车如流水释义:车辆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形容熙熙攘攘的景象。

攘攘造句

1.被击溃的敌军纷纷攘攘地朝山那边逃去。也作“纷纷扰扰”。

2.听说这次演出有一些国内外知名演员参加,排队买票的人络绎不绝,售票大厅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

3.过去的一个荒僻小村,如今成了熙熙攘攘的闹市,这里的变化真大啊!

4.你看!桃树中每一根枝条上都长满了桃花,它们有的还在妹妹的沉睡着,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也有的开得正艳,这一朵的花瓣搭在另一朵花瓣上,熙熙攘攘真热闹。

5.有一个场景是,一名厨师追逐着一个扮成老鼠的演员,从餐厅一直追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吓得路人躲闪到一旁。

6.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过客匆匆,却如空中找不到的一丝真实。

7.从窗户往外望去,可以饱览港口的景致和熙熙攘攘的往来船只。

8.熙熙攘攘的观众,有的像蚂蚁,你推我我推你的挤个不停;有的像苍蝇,发出嗡嗡的叫声。

9.星期天的上海南京路总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10.熙熙攘攘,车马粼粼,人流如织,我很兴奋。

11.五一节那天,广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12.公园里人群熙熙攘攘,到处是衣着入时的红男绿女。

13.一到星期天,农贸市场上便熙熙攘攘,买卖十分兴隆。

14.春节期间,郑州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15.灯光下,奇装异服五光十色,游人熙熙攘攘,穿行其间。

16.这条街道虽窄,但过往的人群却熙熙攘攘

17.街上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

攘攘(rangr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攘攘是什么意思 攘攘读音 怎么读 攘攘,拼音是rǎng rǎng,攘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攘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