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 [zǒng jiǎo]
1. 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
英[ a child’s hair twisted in a knot; ]
2. 童年时期,幼年。
例总角之交。
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晋·陶潜《荣木》
英[ childhood; ]
总角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引《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笺:“总角,聚两髦也。”
孔颖达 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
《陈书·韩子高传》:“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苏轼 《被酒独行》诗之二:“总角 黎 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红楼梦》第三回:“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君孝思纯穆,神情渊静,总角之年,研精六艺。”
⒉ 借指童年。
引晋 陶潜 《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夷甫 时总角,姿才秀异。”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故始在总角,读 班 谢 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 更始 立纪。”
清 刘大櫆 《祭族长嗣宗先生文》:“我始总角,翁犹壮年。”
国语词典
总角 [zǒng jiǎo]
⒈ 比喻童年。旧时未成年男女,编扎头发,形如两角,称为「总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
引《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
《儒林外史·第八回》:「便是小姪们闻了表兄讣音,思量总角交好,不想中路分离,临终也不能一别。」
总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妻释义:谓妾。 《汉书·王莽传中》:“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 建 车前,自称‘汉 氏 刘子舆,成帝 下妻子也’。”《后汉书·光武帝纪》:“詔 益州 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人;或依託为人下妻,欲去者,恣听之。”《新唐书·杨慎矜传》:“鉉 遣御史 崔器 索讖书,於 慎矜 下妻卧内得之。”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筓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嬬……曰下妻,曰少妻,曰细君,曰姑娘,曰孺子,曰小妻,曰小妇,曰小夫人,或但曰小。”
- 2.
二十弱冠释义: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在此之前都是梳发髻,也称“总角”,《诗经·氓》中有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里的“总角”就是代指小时候,儿童时期。
- 3.
佩缨释义:⒈古代青年男女用以系香囊的彩色佩带。唐 李贺《天上谣》:“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王琦 汇解:“《礼记》:‘男女未冠笄者,总角衿缨,皆佩容臭。’郑玄 注:‘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⒉佩饰与冠缨。借指百官。清 刘献廷《代九日玉泉应制》诗:“輦道过林麓,山溪拥珮缨。六龙飞閬苑,八骏遶层城。”
- 4.
博综释义:亦作“博纵”。 犹博通。汉 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总角入学,治《孟氏易》《欧阳尚书》《韩诗》。博综古文,周览篇籍,言语造次,必以经纶加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大伽蓝国》:“博综众经,研究异论。”明 徐渭《自为墓志铭》:“及悔学,志又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极。”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定相 ﹞博综天文地纪,人官物典兵农水利之学,皆淹贯。”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年师》:“博纵羣书,规模宏远。”
- 5.
卫玉释义:晋 卫玠 少时,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后名士 乐广 嫁女于 卫玠,时人有“妇公冰清,女婿玉润”之语。事见《晋书·卫玠传》。后因以“卫玉”为赞誉人文辞华美或风姿秀异之典。唐 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鬱文条而擢彩,藻逸 潘 花。曄词锋而衒奇,光浮 卫 玉。”唐 黄滔《祭先外舅》:“将仰止于 乐 冰,冀参差于 卫 玉。”
- 6.
岐嶷释义:《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7.
总笄释义:指童年。南朝 宋 谢灵运《石室山诗》:“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 乔。”黄节 注:“《释名》:‘总,束髮也。笄,係也。’《説文》:‘笄,簪也。’《礼·内则》:‘十有五年而笄。’”参见“总角”。
- 8.
总角交释义:童年相交的好友。 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琢堂 名 韞玉,字 执如,琢堂 其号也,与余为总角交。”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城北 杨君,非与君为总角交乎?”叶圣陶《城中·前途》:“私念新任警察厅长 田君,与吾兄为总角交;履新伊始,厅中职员当有更动。”参见“总角”。
- 9.
总角年华释义:泛指童年。也作总角之岁。
- 10.
总角释义: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年: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 11.
总角之交释义:总角: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结果童年。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 12.
总髻交释义:童年结交的朋友。宋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吕夷简 有总髻交 王至清,以屡试不第,隐遯山壑。”参见“总角”、“总角交”。
- 13.
总髻释义:总角。指幼年。唐 李暇《怨诗》之一:“罗敷 初总髻,蕙芳 正娇小。”宋 叶适《赵孺人墓志铭》:“方总髻已出,远京师且千里。其室处,市僦而僧假;其衣食,斗储而尺聚。”参见“总角”。
- 14.
推迁释义:⒈推移变迁。 晋 陶潜《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唐 骆宾王《萤火赋》:“委性命兮幽玄,任物理兮推迁。”宋 陆游《自嘲》诗:“岁月推迁万事非,放翁 可笑白头痴。”明 汪道昆《<诗薮>序》:“世有推迁,道有升降。”清 顾炎武《羌湖引》:“历数推迁小嬴缩,天行有餘或不足。”⒉推故迁延;推迟。《晋书·王羲之传》:“復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宋书·王弘传》:“为尒推迁,覆败将及,就无人事之愆,必有阴阳之患。”《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何不早劝 唐公 举兵,而推迁不已。”胡三
- 15.
旁妻释义:妾。 《宋史·刘昌言传》:“﹝ 昌言 ﹞委母妻乡里,十餘年不迎侍,别娶旁妻。”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旁妻,曰庶妻。”
- 16.
族叔释义:族父中年少于父者。亦称同族中与父同辈而年少于父者。《晋书·顾和传》:“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南朝 齐 王融 有《赠族叔卫军俭》诗。
- 17.
晏晏释义:⒈和悦貌。《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毛 传:“晏晏,和柔也。”《后汉书·何敞传》:“今国家秉聪明之弘道,明公履晏晏之纯德,君臣相合,天下翕然。”《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谈笑晏晏地装做把他们送去外地游历。”⒉盛貌。《楚辞·九辩》:“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王逸 注:“晏晏,盛貌。”
- 18.
殊辙释义:不同的辙迹。指不同的途径。南朝 宋 王僧达《和琅邪王仿古》:“显轨莫殊辙,幽涂岂异魂。”宋 陈傅良《答朱翔远见别》诗:“总角相看五十年,行藏殊辙各皤然。”
- 19.
百年诗释义:亦称“百年歌”。 乐府诗的一种。晋 陆机 所创,记述从幼小到耄老的状况。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百年诗》,起总角至百年,歷述其幼小、丁壮、耆耄之状,十岁为一首。陆士衡 至百二十时也。”唐 冯贽《云仙杂记·百年歌》:“李观 作《百年歌》,王湜 请其法。”《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下》:“克用(李克用)破 孟方立 于 邢州,还军 上党,置酒 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悽愴。”
- 20.
童角释义:⒈一种儿童发式。角,总角。⒉指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