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 [zhàn rán]
1. 清澈貌。安然貌。盛、满的样子。淡泊。清醒貌。
湛然 引证解释
⒈ 清澈貌。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寺左右杂树疎颁,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
《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颜貌红泽,双瞳湛然。”
明 谢谠 《四喜记·久旱祈神》:“白檀焚献,怪举首青天湛然。”
⒉ 安然貌。
引《大戴礼记·四代》:“僉然湛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王戎 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 戎 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云笈七籤》卷六二:“譬如婴儿居胎中,湛然不动。”
⒊ 淡泊。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
唐 韩偓 《地炉》诗:“禪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亦指清静。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其上湛然,其下恬然。”
阮逸 注:“湛、恬皆静。”
宋 苏轼 《观妙堂记》:“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无有喧争。”
⒋ 清醒貌。
引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饮量》:“临溪 一一指挥僮僕扶掖登榻,然后从容登舆去。神志湛然,如未饮者。”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然昏厥睯眩中,此心湛然,尚觉可用。”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但现在的自己却是湛然清醒,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地位。”
国语词典
湛然 [zhàn rán]
⒈ 清明莹澈的样子。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二〇》:「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
宋·苏轼〈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
⒉ 水深的样子。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注》:「寺左右杂树疏颁,有一石泉,方丈余,清水湛然。」
⒊ 安静的样子。
引唐·王维〈西方净土变画赞〉:「湛然不动,疑过于往来。」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二·服气十事》:「譬如婴儿居胎中,湛然不动。」
⒋ 淡泊。
引唐·韩偓〈地炉〉诗:「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⒌ 唐代高僧的法号。(西元710~782)荆溪(今江苏宜兴)人,俗姓戚。为中国天台宗九祖。二十岁从左溪玄朗学习天台宗教义,三十八岁在宜兴净乐寺出家。玄朗圆寂后,住天台山国清寺,中兴天台宗。世称「荆溪大师」。著有《法华玄义释签》、《止观大意》、《金刚錍论》等。
湛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语掾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 ’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阮修 作 阮瞻。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唐 刘商《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宋 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金 元好问《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 2.
东土九祖释义:佛教天台宗在 中国 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 3.
大士释义:⒈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孔子 曰:‘大士哉!由 来,区区汝何攻?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⒉佛教对菩萨的通称。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唐 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⒊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⒋对高僧的敬称。宋 苏轼《金山
- 4.
心月释义:佛教语。 谓明净如月的心性。语本《菩提心论》:“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五灯会元·青原信禅师法嗣·正法希明禅师》:“心月孤圆,自生违背,何异家中捨父,衣内忘珠。”宋 苏轼《谢苏自之惠酒》诗:“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
- 5.
意水释义:佛教语。谓禅定时心意寂静,湛然如水。
- 6.
沈寂释义:⒈亦作“沉寂”。寂寞;寂静。唐 无名氏《薛昭传》:“汝但服之,虽死不坏,但能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真玉,疎而有风,使魂不荡空,魄不沉寂。”宋 龚昱《乐庵语录》卷五:“天宇湛然,万籟沉寂。”刘半农《扬鞭集·静》:“沉寂的午夜,还是昨天午夜般的沉寂。”凌力《星星草》第一章一:“突然,一阵征马的长嘶划破了深夜的沉寂,仿佛在呼喊着谁。”⒉指消息全无。郭沫若《反正前后》第十五篇:“在敢死队出发后,一方面作着第二天清早进城的准备,一方面静候着前线上的消息,但是,消息是沉寂的。”沙汀《丁跛公》:“奖券并没依照规定的日期开奖
- 7.
潇湘释义:指 湘江。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洞庭 张乐池,瀟湘 帝子游。”李善 注引 王逸 曰:“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唐 李白《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瀟湘 之浦。”王琦 注引《湘中记》:“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元 耶律楚材《用薛正之韵》:“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明 徐祯卿《古意》诗:“帝子葬何处,瀟
- 8.
观法释义:⒈观察法度。⒉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
- 9.
诪张爲幻释义:欺诳诈惑。《书·无逸》:“民无或胥譸张为幻。”孔 传:“譸张,誑也。君臣以道相正,故下民无有相欺誑幻惑也。”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许湛然》:“彼子衿中,或迂腐过执,或譸张为幻,穷则为閭里之毒蛇,达则为朝廷之大蠹。”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其高者乃往往有游侠之风,恤贫好施,金钱飞洒,然譸张为幻之事亦稍以益多矣。”亦省作“譸张”、“譸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僧弥 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 吴兴 溪中钓碣耳,何敢譸张!’”清 魏源《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惟 上海 关则首议船价之地,譸幻最
- 10.
赞辞释义:⒈赞颂、祝祷之辞。 唐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男师曰覡,女师曰巫,谓阴神也。《説文》云:‘巫者,祝也。’‘祝者,祭主申讚辞者也。’三事不办者,不能破魔军。”⒉谓赞唱礼仪。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离合根》:“足不自动而相者导进,口不自言而摈者赞辞。”⒊赞美的话。明 宋濂《滕奉使赞》:“敢述赞辞,勒在贞碣。”《诗刊》1977年第11期:“‘一字千钧’、‘惜墨如金’,常是人们对好诗的赞辞。”
- 11.
避寂释义:犹僻静。清 葆光子《物妖志·杂类·笤帚》:“洪武 间,本觉寺 有一少年僧,名 湛然,房颇避寂。”
- 12.
闭息释义:⒈犹屏息。有意地屏住气,暂时抑制呼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尸变》:“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⒉关店,歇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夫民间事业之腐败,其结果以财力尽,而至於闭息,此今后数年间所当屡见之事也。”⒊犹闭气。宋 苏轼《养生诀上张安道》:“闭息,最是道家要妙。先须闭目浄虑,扫灭妄想,使心源湛然,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即闭定口鼻。”清 汪懋麟《题山阴图》诗:“钩帘正好安吟榻,闭息还宜展道经。”参见“闭气”。
- 13.
麋醢释义:麋肉制成的酱。 《晏子春秋·杂上二三》:“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麋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