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时行 时行的意思
shíxíng

时行

简体时行
繁体時行
拼音shí xíng
注音ㄕˊ ㄏ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流行或盛行。

时行的意思

时行 [shí xíng]

1. 时兴。

时行歌曲。

[popular;]

时行 引证解释

⒈ 四时运行。

《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
《旧唐书·辛替否传》:“臣以为非真教,非佛意,违时行,违人欲。”
宋 王安石 《谢赐历日表》之二:“臣敢不恭承睿旨,顺考时行。”

⒉ 应时而下。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孔颖达 疏:“大雨应时行也。行,降也。”

⒊ 当时流行的;时髦的。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宣德楼前省府宫宇》:“街北 都亭驛,相对 梁 家珠子铺。餘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
《孽海花》第二一回:“为了想做件时行衣服,﹝ 阳伯 ﹞去到后门估衣铺。”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首饰的件数也不够,样子也都是前二十年的老样,没有一件时行货。”


国语词典

时行 [shí xíng]

⒈ 待时而行。

《易经·坤卦·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⒉ 时下流行的。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

⒊ 及时而作。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大火昏正,桑梓繁庑,大雨时行。」

⒋ 时病中带有传染性与流行性者,古代称为「时行」。


时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鞭释义:⒈明 代田赋制度。嘉靖 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 年间 张居正 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 代因之。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余闻诸长老云,徭赋之法,盖莫善於今之一条鞭矣。”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明史》言,国初有里甲、均徭、杂汎三等,嘉靖 时行一条鞭法,量地计丁,丁粮毕输於官。”⒉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清 翟灏《通俗
    • 2.
      中军释义:⒈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⒉指中军统帅的营帐。⒊中军将军的省称。
    • 3.
      公移释义:旧时行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 4.
      刁斗森严释义: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5.
      刻欢丹释义:一种药名,主治一切咽喉急症,痰厥气闭,及时行痧胀,诸般急证。
    • 6.
      南园十先生释义:南园 即 抗风轩,在 广州 城东南 大忠祠 侧。明 初,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 结社唱酬于此,称 南园 五子。写诗力去 宋 元 风习,以上追三 唐 为旨归,嘉靖 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 又聚会 抗风轩,复振 南园 之风,称南园后五子。清 光绪 年间,张之洞 任 两广 总督,乃将前后五子合称 南园十先生,并建 南园十先生祠。明 葛徵奇 编有《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 陈文藻 等编有《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参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
    • 7.
      台步释义:戏曲演员等在舞台上表演时行走的步法。
    • 8.
      同咨释义:明 代指同时被荐举而授官者。 因名列同一咨文,故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至于中行、知推同时行取者,向号同咨,不过以咨文并列,初无谱牒之谊。”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二十年来,同咨之好,更胜同榜十倍。”
    • 9.
      坐失良机释义: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 10.
      坤顺释义:《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后以“坤顺”称妇女温柔顺从。
    • 11.
      孝子爱日释义: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 12.
      守时力民释义:守时:顺时行事;力民:使人民尽力。指顺应时势采取能使人民尽力的措施。
    • 13.
      对酒当歌释义:三国魏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意思是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慨叹人生短暂,应该有所作为。后 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 14.
      开路神释义:旧俗丧家出殡时行进在送葬队列最前面的纸糊偶像,躯体高大,状貌狰狞。
    • 15.
      引羊释义:古代祭祀进少牢(一羊一豕或只一羊)时行于黄旗前的羊。
    • 16.
      徂龄释义:流年。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董桃行》:“但言节物芳华,可及时行乐,无使徂龄坐徙而已。”
    • 17.
      必固释义: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隐显默语,无所必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 18.
      成人礼释义:古时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 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 19.
      打埋伏释义:⒈预先隐藏起来,待时行动:留下一排人在这里打埋伏。 ⒉比喻隐藏物资、人力或隐瞒问题:这个预算是打了埋伏的,要认真核查一下。
    • 20.
      押地释义:旧时行为抵押品的田地。

时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鞭释义:⒈明 代田赋制度。嘉靖 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 年间 张居正 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 代因之。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余闻诸长老云,徭赋之法,盖莫善於今之一条鞭矣。”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明史》言,国初有里甲、均徭、杂汎三等,嘉靖 时行一条鞭法,量地计丁,丁粮毕输於官。”⒉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清 翟灏《通俗
    • 2.
      中军释义:⒈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⒉指中军统帅的营帐。⒊中军将军的省称。
    • 3.
      公移释义:旧时行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 4.
      刁斗森严释义: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5.
      刻欢丹释义:一种药名,主治一切咽喉急症,痰厥气闭,及时行痧胀,诸般急证。
    • 6.
      南园十先生释义:南园 即 抗风轩,在 广州 城东南 大忠祠 侧。明 初,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 结社唱酬于此,称 南园 五子。写诗力去 宋 元 风习,以上追三 唐 为旨归,嘉靖 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 又聚会 抗风轩,复振 南园 之风,称南园后五子。清 光绪 年间,张之洞 任 两广 总督,乃将前后五子合称 南园十先生,并建 南园十先生祠。明 葛徵奇 编有《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 陈文藻 等编有《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参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
    • 7.
      台步释义:戏曲演员等在舞台上表演时行走的步法。
    • 8.
      同咨释义:明 代指同时被荐举而授官者。 因名列同一咨文,故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至于中行、知推同时行取者,向号同咨,不过以咨文并列,初无谱牒之谊。”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二十年来,同咨之好,更胜同榜十倍。”
    • 9.
      坐失良机释义: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 10.
      坤顺释义:《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后以“坤顺”称妇女温柔顺从。
    • 11.
      孝子爱日释义: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 12.
      守时力民释义:守时:顺时行事;力民:使人民尽力。指顺应时势采取能使人民尽力的措施。
    • 13.
      对酒当歌释义:三国魏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意思是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慨叹人生短暂,应该有所作为。后 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 14.
      开路神释义:旧俗丧家出殡时行进在送葬队列最前面的纸糊偶像,躯体高大,状貌狰狞。
    • 15.
      引羊释义:古代祭祀进少牢(一羊一豕或只一羊)时行于黄旗前的羊。
    • 16.
      徂龄释义:流年。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董桃行》:“但言节物芳华,可及时行乐,无使徂龄坐徙而已。”
    • 17.
      必固释义: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隐显默语,无所必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 18.
      成人礼释义:古时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 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 19.
      打埋伏释义:⒈预先隐藏起来,待时行动:留下一排人在这里打埋伏。 ⒉比喻隐藏物资、人力或隐瞒问题:这个预算是打了埋伏的,要认真核查一下。
    • 20.
      押地释义:旧时行为抵押品的田地。

时行造句

1.现代火车,一小时行几百公里,是不足为奇的。

2.那种视人生如流水、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

3.你平时行事若是堂堂正正,现在就不会让人起疑心。

4.那种视人生如流水、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可惜当时行色匆匆,诗不尽意,心中颇觉遗憾。

6.其实就是告诉你要及时行乐,时光太短暂。

7.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别想什么话了,过得开心最重要。

8.没有人永远活着,兄弟,没有东西可以经久。把这紧记在心及时行乐吧。

9.肯定的是,这种增长很可能将继续,直到在当时行市下的旅游不再经济可行。

10.植树时行距间隔应适中。

11.青年人应立志报国,不应该形成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12.一针及时省九针;及时行事,事半功倍。

13.我们应对及时行乐的思想加以批判。

时行(sh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时行是什么意思 时行读音 怎么读 时行,拼音是shí xíng,时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时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