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刑 [shī xíng]
1. 谓当刑而未处刑。
失刑 引证解释
⒈ 谓当刑而未处刑。
引《国语·晋语三》:“失刑乱政,不威。”
韦昭 注:“有罪不杀为失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郡王谋叛贷命》:“惟情罪最昭灼,审鞫最详确,犹得死牖下者,无若 景帝 初年处 岷藩 事,最为失刑。”
失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劫杀释义:劫持并加以杀害。《韩非子·二柄》:“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九年,有盗劫杀后母 邓氏 及弟 訢,帝甚伤之。”
- 2.
听微决疑释义: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聖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實。”《史记·循吏列传》:“李離 曰:‘理有法,失刑則刑,失死則死。公以臣能聽微決疑,故使爲理。今過聽殺人,罪當死。’”司马贞 索隐:“言能聽察微理,以決疑獄。”
- 3.
失刑释义:谓当刑而未处刑。《国语·晋语三》:“失刑乱政,不威。”韦昭 注:“有罪不杀为失刑。”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郡王谋叛贷命》:“惟情罪最昭灼,审鞫最详确,犹得死牖下者,无若 景帝 初年处 岷藩 事,最为失刑。”
- 4.
审鞫释义:审讯。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请令诸路提点刑狱官亲行所部,凡翻异驳勘之狱,同守臣审鞫,便宜予决,毋得滞留。”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郡王谋叛贷命》:“惟情罪最昭灼,审鞫最详确,犹得死牖下者,无若 景帝 初年处 岷 藩事,最为失刑。”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籍没家产》:“审鞫反叛有据,即问其家口男女若干人……按律只坐正犯家属。”
- 5.
旁缘释义:⒈依仗;凭借。《汉书·食货志下》:“吏用苛暴立威,旁缘 莽 禁,侵刻小民。”颜师古 注:“旁,依也。”《新唐书·杨炎传》:“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託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十一:“比年以来,旁缘出入,引例为弊,殊失刑政之中应。”⒉谓相互勾结。宋 苏轼《乞医疗病囚状》:“窃惧乎狱吏与犯法者旁缘为姦,检视或有不明。”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阎寺》:“内司分遣吏卒市木於郡县,旁缘为姦,望青採斫。”